[实用新型]动力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95143.0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8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凌齐;王荣;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工具 振动源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隔振块 激振力 隔振 本实用新型 刚度方向 把手部 握持 正向 平行 包围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振动源,在动力工具启动后产生振动;第一壳体,用于支撑振动源并与振动源接触;第二壳体,对第一壳体至少部分进行包围,第二壳体还形成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把手部;其中,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激振力方向为F,动力工具定义有与激振力方向F平行的第一隔振平面,第一隔振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隔振块;第一隔振块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至少一个第一隔振块的正向刚度方向D与振动源的激振力方向F之间形成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的夹角。该动力工具的振动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摆动类工具。
背景技术
诸如电锤、往复锯、摆动类工具等的动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样会影响被加工的工件的加工效果,而这一类的手持式动力工具在用户握持它们进行工作时,工具本身所产生的振动会通过人手传递至用户,从而使得用户无法稳定的握持工具,而且还会使得用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感觉到疲劳。特别是对于摆动类工具而言,其包括用于实现摆动的偏心传动组件,这样摆动类工具在开机后具有很大的振动,一方面这使得用户无法稳定的握持摆动类工具,从而影响被锯切的工件的加工效果,另一方面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感到非常疲劳,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效果好的动力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振动源,在动力工具启动后产生振动;第一壳体,用于支撑振动源并与振动源接触;第二壳体,对第一壳体至少部分进行包围,第二壳体还形成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把手部;其中,振动源产生的振动的激振力方向为F,动力工具定义有与激振力方向F平行的第一隔振平面,第一隔振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隔振块;第一隔振块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至少一个第一隔振块的正向刚度方向D与振动源的激振力方向F之间形成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的夹角。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一隔振块的正向刚度方向D与振动主体的激振力方向F之间形成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30度的夹角。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第一隔振块的正向刚度方向D与振动主体的激振力方向F平行。
进一步地,第一隔振平面上的至少部分第一隔振块设置在激振力方向F在第一隔振平面上的正投影上。
进一步地,第一隔振平面上的第一隔振块的数目为两个以上,这些第一隔振块之间相互间隔。
进一步地,动力工具还定义有与激振力方向F平行的第二隔振平面,第二隔振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隔振块;第二隔振块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隔振平面和第二隔振平面间隔开。
进一步地,第二隔振平面上的第二隔振块在一个与第一隔振平面平行的平面内的正投影与第一隔振平面上的第一隔振块在该平面上的正投影是至少部分交错的。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的位于第一隔振平面和第二隔振平面之间的部分与第二壳体的位于第一隔振平面和第二隔振平面之间的部分之间形成环形的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一部分位于第二壳体内、另一部分伸出至第二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动力工具的振动被较好的控制,从而能够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力工具安装工作附件时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的动力工具安装工作附件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动力工具在去除左壳体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95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