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监测水压的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7612.4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3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伟;彭鸿健;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立刚;庞启成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体内部 水压监测 膨胀 中空注浆锚杆 本实用新型 杆体外壁 体内部 注浆孔 自进式 水压 从杆 锚杆 锚孔 自进式钻头 安装过程 常规监测 杆体头部 杆体尾部 锚固部件 支护 锚孔壁 预紧力 中空式 监测 杆体 抗拉 孔壁 嵌合 连通 摩擦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监测水压的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包括中空式杆体,在杆体头部设有自进式钻头以及与杆体内部连通的注浆孔,在杆体尾部设有锚固部件,所述杆体内部设有水压监测元件,所述杆体内部还设有膨胀架,所述膨胀架能够从杆体内部向外扩张至超出杆体外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杆体内部设置水压监测元件,锚孔内的水通过注浆孔进入到杆体内,从而实现水压监测,避免了常规监测方法在安装过程中因水压监测元件与锚孔孔壁摩擦、碰撞导致的损坏;通过在述杆体内部还设置膨胀架,且该膨胀架能够从杆体内部向外扩张至超出杆体外壁,从而实现与锚孔壁嵌合,在支护初期为锚杆提供预紧力,进一步提高锚杆抗拉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锚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监测水压的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作为一种主动支护手段,因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耗材少、成本低、支护效果好、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显著优点,在隧道工程和煤矿巷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锚杆支护原理是将锚杆一端锚固于坚固的岩层中,另一端延伸至岩体外部并施加轴向预紧力,通过设置在锚杆上的附属挡板构件等,约束围岩的变形、离层脱落及错动滑移。
在采用常规工艺进行锚杆支护施工时,要求锚固范围内围岩结构完整程度高、无裂隙及地下水。利用钻机打设锚孔并退出钻杆后,要求锚孔形状和结构完整、无塌陷,然后将锚杆安装到预定位置并注入锚固剂,待锚固剂凝固一段时间后,达到设计的锚固强度,从而实现锚固作用。这种锚固方式不仅施工工艺复杂、效率低,容易出现锚固力不足,且极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随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修建环境越来越复杂,如遇围岩破碎或裂隙岩层等不良地质条件,极易赋存丰富的地下水。在这种环境下进行锚杆支护施工,地下水会沿裂隙进入锚孔,对孔壁有渗透、侵蚀及剥离作用,引起锚孔坍塌破坏,锚杆与锚孔的贴合作用减弱,会严重降低锚杆的锚固效果,甚至出现锚杆失效脱落,围岩因失去控制而出现坍塌,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并且,在复杂的环境下进行锚固支护施工,需要掌握围岩中的地下水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常规的方法是在锚杆上安装应力测量装置监测水压力,但是这种方式施工复杂、效率低,监测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和进度。因此,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监测水压力功能的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在富水或含水岩层锚固施工过程中,无法监测水压力情况,难以找到最合理的锚固支护参数,进而难以保证锚固支护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监测水压的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该锚杆能够监测锚固施工过程中水压力情况,为锚杆设计参数、改进施工技术及围岩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保证隧道锚固施工的安全性,防止透水事故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够监测水压的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包括中空式杆体,在杆体头部设有自进式钻头以及与杆体内部连通的注浆孔,在杆体尾部设有锚固部件,所述杆体内部设有水压监测元件,所述杆体内部还设有膨胀架,所述膨胀架能够从杆体内部向外扩张至超出杆体外壁。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中空式杆体,在杆体头部设有自进式钻头以及与杆体内部连通的注浆孔,在杆体尾部设有锚固部件,使得该锚杆将钻孔、锚固以及注浆功能集成于一体,无需退杆后安装锚杆,避免了钻杆退出后引起的锚孔坍塌而导致的返工现象;通过在杆体内部设置水压监测元件,锚孔内的水通过注浆孔进入到杆体内,从而实现水压监测,避免了常规监测方法在安装过程中因水压监测元件与锚孔孔壁摩擦、碰撞导致的损坏,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在述杆体内部还设置膨胀架,且该膨胀架能够从杆体内部向外扩张至超出杆体外壁,从而实现与锚孔壁嵌合,在支护初期为锚杆提供预紧力,进一步提高锚杆抗拉能力,注浆后浆体与膨胀架和锚孔密实贴合,大大提高了锚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7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锚索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深部巷道围岩支护的复合型支护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