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工件固定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5891.0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5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彬;刘新春;李为保;张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沃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块 顶杆装置 上表面 对称 底板 底板上表面 螺栓 固定模具 固定限位 固定压板 汽车工件 限位螺栓 侧表面 固定块 受力块 限位板 侧边 顶杆 螺杆 限位 申请 配合 保证 | ||
一种汽车工件固定模具,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下部对称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之间设有第一放置块,第一放置块上部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上部设有第二放置块,第二放置块上部设有第三限位块,限位板之间设有固定块,第三限位块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放置块,第三放置块上表面设有顶杆装置,顶杆装置侧表面设有调节螺栓,上表面设有顶杆,第一限位块和第二放置块侧边设有螺杆,并相互配合;本申请通过受力块将工件进行定位,然后再通过限位螺栓对工件进行限位,最后通过固定压板将工件进行固定,使工件整体处于固定限位状态,达到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持工件精度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夹具,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工件的固定夹具。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制造行业对大型工件进行加工作业时,需要使用固定夹具对工件进行固定限位,防止在加工作业中对工件产生偏差,而对于汽车工件而言更是需要使用固定夹具进行限位,不仅需要对其整体进行固定限位,还确保其在加工作业的过程中保持精度,防止因精度问题无法实际运用,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工件固定夹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工件固定夹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下部对称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块侧表面,并与第一限位块相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设有第一放置块,所述第一放置块上表面设有第一受力块,所述第一放置块上部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整体为“凸”字形结构,第二限位螺栓穿过第二限位块侧表面上部,并与第二限位块相互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上部设有第二放置块,所述第二放置块上表面对称设有第二受力块,所述第二放置块上部设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侧表面上部设有第三限位螺栓,上表面延侧边对称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固定块,短销穿过所述限位板和固定块上侧表面并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块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放置块,所述第三放置块上表面设有顶杆装置,所述顶杆装置侧表面设有调节螺栓,上表面设有顶杆,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放置块侧边设有螺杆,并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受力块、第二受力块和顶杆侧表面为圆弧形或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放置块侧边设有1-2根螺杆,并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放置块上表面对称设有1-2组第二受力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第一受力块、第二受力块和顶杆将工件整体进行定位,然后再通过第一限位螺栓、第二限位螺栓、短销、第三限位螺栓和限位板对工件从头到尾进行限位,最后通过固定压块对工件各个地方进行固定,使工件整体处于固定限位的状态,在进行加工作业时,拧紧调节螺栓,使顶杆向上将工件撑起,进一步的对工件起到限位作用,达到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持工件精度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A;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B;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底板1、螺杆2、第一限位块11、第一放置块12、第二限位块13、第二放置块14、第三放置块15、第三限位块16、螺母 21、固定压块22、第一限位螺栓111、第一受力块121、第二限位螺栓131、第二受力块141、顶杆装置151、调节螺栓152、顶杆153、限位板161、固定块162、短销163、第三限位螺栓16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沃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沃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5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