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85293.3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6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林璋;刘学明;周晋;于垚;黄秋云;莫晓峰;李典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4/32;C22B3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加热室 加热装置 物料混合 回收区 产品收集装置 进料机 第二排气口 原料粉碎机 变价金属 低温还原 氯化 加热棒 搅拌轴 回收 顶部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 催化剂入口 第一排气口 混合加热 盐酸入口 装置结构 进料口 密封盖 碱液 壳体 内壁 伸入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装置,装置包括原料粉碎机、进料机、物料混合加热装置以及产品收集装置,原料粉碎机与进料机连接,进料机与物料混合加热装置连接,物料混合加热装置与产品收集装置连接;物料混合加热装置包括混合加热室、搅拌轴以及加热棒;混合加热室的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催化剂入口、盐酸入口、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搅拌轴从混合加热室的顶部中心位置伸入混合加热室内并与混合加热室底部的密封盖连接;加热棒贴于混合加热室的内壁;产品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回收区和第二回收区,第一回收区分别与第二排气口以及第二回收区连接,第二回收区内装有碱液。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固废的清洁处理及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还原氯化提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铬、砷等)的脱毒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变价金属(铬、砷等)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含变价金属的危险固废以含铬废渣和含砷废渣为主。铬盐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有钙焙烧和无钙焙烧工艺均会产生含铬废渣。其中有钙焙烧工艺每生成1吨产品就将产生2-3吨的铬渣,无钙焙烧虽然显著降低了铬渣排放量及其中的六价铬含量,但风险依然存在。鉴于此,为了摆脱铬渣污染的困扰,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压缩铬盐生产能力,改为从发展中国家进口铬盐产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铬盐的生产和使用大国,产量及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也是铬渣产生量及堆储量最多的国家。最主要的含砷废渣包括两种,一种是被砷污染的土壤,另一种是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含砷尾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沉积物和生物垃圾中也含有浓度较高的砷,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既能将含变价金属的危险固废解毒又能回收变价金属资源的处理思路,已经成为了处理含变价金属危险固废的重要思路。
含变价金属危险固废的无害化主要是对其进行原位还原/固定以降低其毒性和迁移性,金属仍在固废中。我们知道,即使是低毒的三价铬或砷,在环境中的大量存在,也会带来土壤中铬、砷富集以及进入人类食物链,长期将危害人类健康。况且脱毒后的固废中的三价铬或砷仍有可能在环境中长期氧化条件下或者锰氧化菌的作用下被重新氧化成六价铬或五价砷,具有二次毒性。因此,更理想的解决方式是将含变价金属危险固废中的铬或砷提取并回用到工业中——从根本上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回收再利用稀有的战略金属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变价金属危险固废的无害化与资源化相结合,是含变价金属危险固废治理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如何经济高效将含变价金属危险固废脱毒处理,同时实现变价金属资源的回收处理,开发新型处理装置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加热棒及搅拌轴,混合加热室内的温度维持在较低的温度,提高产物挥发效率及变价金属回收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低温还原氯化回收危险固废中变价金属的装置,包括原料粉碎机、进料机、物料混合加热装置以及产品收集装置,所述原料粉碎机与所述进料机连接,所述进料机与所述物料混合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物料混合加热装置与所述产品收集装置连接;所述物料混合加热装置包括混合加热室、搅拌轴以及加热棒;所述混合加热室的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催化剂入口、盐酸入口、第一排气口以及第二排气口,所述搅拌轴从所述混合加热室的顶部中心位置伸入所述混合加热室内并与所述混合加热室底部的密封盖连接;所述加热棒贴于所述混合加热室的内壁;所述产品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回收区和第二回收区,所述第一回收区分别与所述第二排气口以及第二回收区连接,所述第二回收区内装有碱液。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多片扇叶,所述扇叶的直径为大于等于300mm。搅拌轴由中心向上送料,使原料搅拌更均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加热室内部顶部处设置有与所述搅拌轴连接的刮片。刮片可清楚凝结在混合加热室顶部的催化剂结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85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铝熔炼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再生金属原熔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