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用绝缘与直通快速转换保护壳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67571.2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3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斌;彭勇;唐文博;刘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648;H01R29/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熊靖宇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中间接头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接地柱 绝缘 快速转换 筒体连接 保护壳 筒体 绝缘连接件 连接效率 影响结构 装置结构 密封性 转换 |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用绝缘与直通快速转换保护壳,包括用于套装在电缆中间接头外侧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绝缘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筒体和与第一筒体连接的第一接地柱,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筒体和与第二筒体连接的第二接地柱和第三接地柱。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连接效率,而且在进行绝缘与直通转换时不会影响结构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用绝缘与直通快速转换保护壳。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电力电缆线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实现电力电缆之间连接的高压中间接头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中间接头的应用中经常会遇到绝缘中间接头改做直通中间接头用的情况,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接地电缆压接接地端子在外部进行并接,该种方式的连接不可靠,且很难实现密封防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的电缆中间接头用绝缘与直通快速转换保护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用绝缘与直通快速转换保护壳,包括用于套装在电缆中间接头外侧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绝缘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筒体和与第一筒体连接的第一接地柱,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筒体和与第二筒体连接的第二接地柱和第三接地柱。本装置安装在电缆中间接头外侧,当需要作为绝缘中间接头使用时,只需将第二筒体上的其中一个接地柱用绝缘封帽进行封堵,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另外两个接地柱分别采用同轴接地电缆或普通接地电缆用接地连接管压接后引出即可;当需要作为直通中间接头使用时,只需第一筒体上的第一接地柱与第二筒体上两个接地柱中的其中一个用弯管或接地电缆进行连接,再将第二筒体上另一个接地柱用普通接地电缆用接地连接管压接后引出即可,从而简单、方便的实现在绝缘中间接头和直通中间接头之间的转换。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连接效率,而且在转换时不会影响结构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连接件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外侧通过注塑或滚塑的方式成型的一层绝缘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地柱焊接在第一筒体上,所述第二接地柱、第三接地柱焊接在第二筒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筒体上还焊接有用于与其它保护壳连接的连接法兰。从而方便相邻保护壳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法兰的连接面处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采用O型密封圈。
由于采用上述机构,本装置可方便的在绝缘中间接头和直通中间接头之间的转换,当需要作为绝缘中间接头使用时,只需将第二筒体上的其中一个接地柱用绝缘封帽进行封堵,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另外两个接地柱分别采用同轴接地电缆或普通接地电缆用接地连接管压接后引出即可;当需要作为直通中间接头使用时,只需第一筒体上的第一接地柱与第二筒体上两个接地柱中的其中一个用弯管或接地电缆进行连接,再将第二筒体上另一个接地柱用普通接地电缆用接地连接管压接后引出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绝缘中间接头和直通中间接头的快速转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面图。
图3是本装置第一壳体的正视图。
图4是本装置第二壳体的正视图。
图5是本装置第二壳体的侧面图。
附图中,1-第一壳体,2-绝缘护层,3-第二壳体,11-第一筒体,12-第一接地柱,31-第二筒体,32-连接法兰,33-第二接地柱,34-第三接地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67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