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身份证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46325.9 | 申请日: | 201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4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惠华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7F17/12;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温度传感器 螺钉连接 显示屏 人体感应 智能终端 升降带 摄像头 身份证 玻璃面板 安置 本实用新型 顶部安装 减少装置 伺服电机 探测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身份证智能终端,包括主体、红外温度传感器、升降带和气杆,所述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与主体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主体的前端安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主体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显示屏的下方,且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外侧前端安置有玻璃面板,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之间为螺钉连接,且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与玻璃面板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带安装在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右侧,且升降带的内部安置有伺服电机。该具有人体感应的身份证智能终端设置有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可以便捷的探测到装置前方是否有人,这样就可以减少装置在无人使用时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身份验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身份证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终端是利用移动和联通遍布全国的GSM网络,通过短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利用短信息实现远程报警、遥控、遥测三大功能,一般而言,智能终端是一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因此其体系结构框架与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是一致的;同时,智能终端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应用方向,其应用场景设定较为明确,因此,其体系结构比普通嵌入式系统结构更加明确,粒度更细,且拥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市场上的身份证智能终端只是单一的利用身份证进行验证使用,容易发生利用他人身份证,造成盗用他人身份的情况,而且不能对装置前是否有人进行分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指纹和人体感应的身份证智能终端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身份证智能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身份证智能终端只是单一的利用身份证进行验证使用,容易发生利用他人身份证,造成盗用他人身份的情况,而且不能对装置前是否有人进行分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人体感应的身份证智能终端,包括主体、红外温度传感器、升降带和气杆,所述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与主体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主体的前端安置有显示屏,且显示屏与主体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显示屏的下方,且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外侧前端安置有玻璃面板,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之间为螺钉连接,且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与玻璃面板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带安装在红外温度传感器的右侧,且升降带的内部安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升降带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升降带与伺服电机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升降带的右侧安装有升降门,且升降门的后侧安置有身份证放置架,所述升降带与升降门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身份证放置架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气杆安装在身份证放置架的下方,且气杆的左侧安置有感应板,所述气杆与身份证放置架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感应板与主体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下方安装有转动门,且转动门的底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动门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转动门与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门的后端安装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底部连接有清洁刷,所述转动门与连接带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连接带与清洁刷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清洁刷的外侧安装有轨道,且轨道的下方安置有指纹面板,所述轨道与主体之间为焊接连接,且指纹面板与主体之间为螺钉连接,所述清洁刷的顶端安装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与清洁刷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与玻璃面板之间为平行结构,且玻璃面板与主体之间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门通过升降带与身份证放置架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门与升降带之间为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身份证放置架通过气杆与主体构成转动结构,且其转动范围为0-45°。
优选的,所述清洁刷通过轨道与主体构成滑动结构,且清洁刷通过连接带与转动门构成传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清洁刷通过复位弹簧与主体构成弹性结构,且复位弹簧与清洁刷之间为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惠华信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惠华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6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发光半导体指纹识别模组
- 下一篇:人工智能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