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损伤电子压力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9298.2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清;吴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阿达尔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17 | 分类号: | E21B47/017;E21B47/06;E21B4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框 油管 电子压力计 防损伤 焊接连接 保护槽 固定耳 滑动轨 转轴 嵌入 本实用新型 一体式结构 表面水平 弹力弹簧 矩形分布 矩形框状 螺柱固定 内部设置 上下移动 轴线旋转 环壁体 环内壁 内框壁 上螺栓 水平向 外框壁 压力计 压力仪 障碍物 延伸 上套 向内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损伤电子压力计,包括油管,所述油管上焊接有固定耳,且油管上套有保护环,所述保护环与固定耳之间为螺柱固定连接,且保护环表面水平向内延伸形成保护槽,且保护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保护框焊接连接,且固定框的内框壁上螺栓固定有压力计本体,并且固定框的外框壁两侧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滑动轨,同时固定框通过弹力弹簧与保护环内壁焊接连接,所述滑动轨嵌入至保护环壁体中。该防损伤电子压力计整体嵌入至固定框内,固定框与保护框为一体式结构,且保护框呈矩形框状,其上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转轴,这样不管是油管上下移动还是轴线旋转,转轴都会先与障碍物接触,这样可以避免压力仪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防损伤电子压力计。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时,需要对油气田地层中的油、气、水等介质的压力及温度值进行测量和记录,现有的测量方式均是将压力计安装于油管上,再将油管下放至油井内,这样压力计就可以进行测量。
对比文件(公开号CN204267022U,公告日2015.04.15)公开了一种永置式井下电子压力计的安装结构,其可以有效减轻油管在下放和上提过程中对仪器造成的磕碰损伤,当油管下放完成后,需要旋转与其下放的油管进行对接,在旋转过程中,容易与油井内障碍物发生碰撞,造成压力计损坏,同时对比文件中的安装座在与障碍物碰撞时,由于没有缓冲作用,长期如此容易损坏,不能对压力计进行很好的保护,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损伤电子压力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能对压力计进行很好的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损伤电子压力计,包括油管,所述油管上焊接有固定耳,且油管上套有保护环,所述保护环与固定耳之间为螺柱固定连接,且保护环表面水平向内延伸形成保护槽,且保护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保护框焊接连接,且固定框的内框壁上螺栓固定有压力计本体,并且固定框的外框壁两侧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滑动轨,同时固定框通过弹力弹簧与保护环内壁焊接连接,所述滑动轨嵌入至保护环壁体中,所述保护框横向两侧表面垂直向内延伸形成第一凹槽,且保护框纵向两侧表面垂直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凹槽,并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端均与保护框壁体间滚动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和保护框的纵剖面均为矩形框状,且保护框的整体呈梯形台状。
优选的,所述弹力弹簧最大压缩量与固定框和保护框的厚度之和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包裹有橡胶圈,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凸出于保护框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设置有两组,且每组个数为2个,并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呈矩形分布,同时两组第一转轴以及两组第二转轴均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损伤电子压力计整体嵌入至固定框内,固定框与保护框为一体式结构,且保护框呈矩形框状,其上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转轴,这样不管是油管上下移动还是轴线旋转,转轴都会先与障碍物接触,这样可以避免压力仪损坏,同时转轴与障碍物接触,由于转轴可以自转,这样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大大减小,避免转轴磨损严重,同时转轴与障碍物接触时,会受到障碍物挤压,这样挤压力可以将固定框与保护框挤入至保护槽内,从而使得固定框与保护框与障碍物分离开,可以对障碍物施加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框和保护框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阿达尔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阿达尔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9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