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监测采样模块主动控制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7493.1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8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锡卫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H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监测 采样 模块 主动 控制 电池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监测采样模块主动控制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簇监控模块(1)、蓄电池组串直流汇流柜(2)、储能变流器PCS(3)、储能单元蓄电池管理系统(4)、组串电流监测信号采集线(5)、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驱动电力线(6)、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电路(7)、组串直流电力路径保护熔断器(8)、电池监测电路直流通断电控开关驱动电力线(9)、蓄电池组串电流传感器(31)、电池监测数据通信线(32)、储能单元系统通信线路(33)、第1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10)、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节电池(111)、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节电池(112)、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节电池(11N)、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采样信号线束(121)、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采样信号线束(122)、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采样信号线束(12N)、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1采样信号线束(12N+1)、第2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20)、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节电池(211)、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节电池(212)、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节电池(21N)、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采样信号线束(221)、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采样信号线束(222)、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采样信号线束(22N)、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1采样信号线束(22N+1)、第M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M0)、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节电池(M11)、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节电池(M12)、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节电池(M1N)、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采样信号线束(M21)、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采样信号线束(M22)、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采样信号线束(M2N)、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1采样信号线束(M2N+1),其中:
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节电池(111)、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节电池(112)、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节电池(11N)中的各蓄电池单体中相邻两个蓄电池单体的正极与负极相连接,构成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
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节电池(211)、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节电池(212)、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节电池(21N)中的各蓄电池单体中相邻两个蓄电池单体的正极与负极相连接,构成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
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节电池(M11)、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节电池(M12)、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节电池(M1N)中的各蓄电池单体中相邻两个蓄电池单体的正极与负极相连接,构成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
第1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10)分别顺次通过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采样信号线束(121)、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采样信号线束(122)、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采样信号线束(12N)、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1采样信号线束(12N+1)连接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相应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节电池(111)、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节电池(112)、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节电池(11N)的正负极连接点,使得每一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均连接相应不同的温度及电压采样信号线束,构成第1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10)实时监测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中全电池单体的信息链路;
第2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20)分别顺次通过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采样信号线束(221)、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采样信号线束(222)、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采样信号线束(22N)、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 的第N+1采样信号线束(22N+1)连接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相应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节电池(211)、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节电池(212)、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节电池(21N)的正负极连接点,使得每一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均连接相应不同的温度及电压采样信号线束,构成第2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20)实时监测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中全电池单体的信息链路;
第M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M0)分别顺次通过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采样信号线束(M21)、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采样信号线束(M22)、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采样信号线束(M2N)、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1采样信号线束(M2N+1)连接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相应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1节电池(M11)、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2节电池(M12)、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第N节电池(M1N)的正负极连接点,使得每一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均连接相应不同的温度及电压采样信号线束,构成第M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M0)实时监测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中全电池单体的信息链路;
由第1串接电池模块PACK、第2串接电池模块PACK、第M串接电池模块PACK各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相邻两个串接电池模块PACK的正极与负极相连接,构成储能蓄电池组串;
由储能蓄电池组串的正极顺次连接组串直流电力路径保护熔断器(8)、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电路(7)、蓄电池组串直流汇流柜(2)的直流母线正极端子,同时储能蓄电池组串的负极接入蓄电池组串直流汇流柜(2)的直流母线负极端子,再由蓄电池组串直流汇流柜(2)直流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储能变流器PCS(3)的直流正极和负极端子,构成蓄电池储能单元及充放电的电力路径;
第1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10)、第2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20)、第M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M0)分别通过电池监测电路直流通断电控开关驱动电力线(9)连接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驱动电力线(6),由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驱动电力线(6)连接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电路(7),构成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直接驱动控制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电路(7)断开的控制路径;
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簇监控模块(1)通过组串电流监测信号采集线(5)及蓄电池组串电流传感器(31)接入储能蓄电池组串的直流电力线,构成储能蓄电池组串实时电流监测信息链路;
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簇监控模块(1)通过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驱动电力线(6)连接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电路(7),构成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簇监控模块(1)控制驱动组串直流通断电控开关电路(7)断开与闭合的控制路径;
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簇监控模块(1)通过电池监测数据通信线(32)分别连接第1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10)、第2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20)、第M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M0),并通过第1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10)、第2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20)、第M蓄电池监测及直控模块(M0)构成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簇监控模块(1)对储能蓄电池组串的各电池单体进行实时监测及管控的信息链路;
储能单元蓄电池管理系统(4)通过储能单元系统通信线路(33)分别连接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簇监控模块(1)、蓄电池组串直流汇流柜(2)、储能变流器PCS(3),构成储能单元蓄电池管控的监测与控制链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锡卫,未经周锡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374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出反应塑料挤出机单螺杆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电动黑板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