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渡辊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8610.X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1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蔡新杰;宋书兴;韩新生;周连会;陈良卫;陈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5/18 | 分类号: | C03B3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辊台 电加热装置 加热管 热电偶 退火窑 玻璃生产过程 本实用新型 玻璃 玻璃产品 玻璃退火 分区调控 横向温差 内部连接 温度降低 优化控制 成品率 电加热 接线盒 端头 锡槽 支架 增设 改进 | ||
一种过渡辊台包括:过渡辊台、热电偶和电加热装置,热电偶和电加热装置与过渡辊台内部连接,过渡辊台一侧与锡槽连接,过渡辊台另一侧与退火窑连接。其中,电加热装置包括:接线盒、端头箱、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和电加热支架。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改进电加热装置,增设分区调控的功能,实现有效的控制玻璃生产过程中过渡辊台内部温度降低过快和玻璃横向温差过大,使得玻璃在进入退火窑前,温度有了很好的优化控制,极好的为玻璃退火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玻璃产品的成品率,同时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渡辊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内玻璃行业的飞速发展,玻璃质量的不断提升,关于浮法玻璃生产线的设备也有了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过渡辊台虽然长度不足2m,但是从玻璃生产来看,这个设备连接了锡槽和退火窑两大热工设备,渣箱影响着浮法玻璃的成形和退火,也影响着玻璃的成品率,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现有过渡辊台处于锡槽和退火窑两大热工设备之间,也应属于一个热工设备,但是它本身却没有调温手段,也没有测温手段(锡槽有电加热、冷却水包,退火窑有电加热,冷却风机。也都有热电偶,红外等测温仪器进行温度监控)。因此,为了给生产质量更好的玻璃,并为玻璃进行退火创造更好的条件,需要对过渡辊台进行一些优化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渡辊台,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过渡辊台包括:过渡辊台、热电偶和电加热装置,所述热电偶和电加热装置与过渡辊台内部连接,所述过渡辊台与电加热装置连接,所述过渡辊台一侧与锡槽连接,所述过渡辊台另一侧与退火窑连接;
其中,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接线盒、端头箱、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第三加热管和电加热支架,所述接线盒与端头箱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管与端头箱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加热管与第一加热管连接,所述第三加热管与第二加热管连接,所述电加热支架与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和第三加热管下端连接,所述电加热装置为螺旋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过渡辊台包括:罩体、开孔和吊架,所述罩体与电加热装置连接,所述开孔设于罩体上,所述吊架通过开孔与罩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改进电加热装置,增设分区调控的功能,实现有效的控制玻璃生产过程中过渡辊台内部温度降低过快和玻璃横向温差过大,使得玻璃在进入退火窑前,温度有了很好的优化控制,极好的为玻璃退火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玻璃产品的成品率,同时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装置的开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过渡辊台100、罩体110、开孔120和吊架130。
热电偶200、电加热装置300、接线盒310、端头箱320、第一加热管330、第二加热管340、第三加热管350和电加热支架36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装置的开孔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法孚斯坦因冶金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8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过渡辊台的擦辊装置
- 下一篇:赤泥磁化焙烧综合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