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集装箱建筑顶部的防水保温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8301.2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6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飞;费腾;孟雪;国建淳;刘益清;郭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6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装置 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 防水组件 胶合板 保温组件 调节构件 防水保温 凹腔 贴面 建筑技术领域 可伸缩连接件 防水性能 回收利用 密封腔体 向上延伸 向下延伸 依次设置 上端 搭接 固接 扣装 拼接 拼装 保温 应用 | ||
一种应用于集装箱建筑顶部的防水保温连接装置,它涉及集装箱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集装箱在回收利用中由于其自身尺寸型号的差异,在拼装过程中存在集装箱间留有缝隙、难以对接、连接不稳;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保温及防水性能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两端搭接在两个集装箱的上端面上,连接装置的中部向下延伸有第一凹腔,防水组件扣装在连接装置的上部,防水组件的中部向上延伸有第二凹腔,防水组件与连接装置之间形成密封腔体,保温组件和第二贴面胶合板依次设置在集装箱的下部,每个调节构件均为可伸缩连接件,保温组件和第二贴面胶合板通过多个调节构件与连接装置固接。本实用新型用于不同型号类别的集装箱之间的拼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集装箱建筑顶部的防水保温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全球流通的集装箱将近2400万,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集装箱退役,并且以每年退役30万个集装箱的速度增加。因此,如何回收再利用集装箱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将废弃集装箱改造,改变其功能及物理性能用于其他领域是有效的利用途径,而将集装箱利用于建筑是其最主要的利用途径。
在集装箱回收利用中,其自身尺寸大小常常限制了其可利用的范围,使其难以作为合理的建筑空间,适应人的种种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常将各种集装箱组合在一起,拼接利用,以扩大其使用面积,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充分地利用集装箱,满足使用者的不同要求。但在集装箱拼接过程中,由于目前集装箱型号类别较多(如表1-1),尤其不同型号的集装箱顶部构件不同,在相互拼接的时候常常会面临尺寸差异,导致留有缝隙,甚至难以对接、连接不稳。由此会产生一系列后期使用时的困难,例如保温性能减弱,漏水、渗水等现象。为了提高集装箱的利用率以及舒适度等,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表1-1
综上所述,现有的集装箱在回收利用中由于其自身尺寸型号的差异,在拼装过程中存在集装箱间留有缝隙、难以对接、连接不稳;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保温及防水性能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集装箱在回收利用中由于其自身尺寸型号的差异,在拼装过程中存在集装箱间留有缝隙、难以对接、连接不稳;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保温及防水性能弱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应用于集装箱建筑顶部的防水保温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集装箱建筑顶部的防水保温连接装置,它包括连接装置、多个调节构件、防水组件、保温组件和第二贴面胶合板,连接装置的两端分别搭接在并列设置的两个集装箱的上端面上,每个集装箱的下部设有一个保温板,每个保温板的下部设有第一贴面胶合板;连接装置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有第一凹腔,防水组件扣装在连接装置的上部,防水组件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第二凹腔,防水组件与连接装置之间形成密封腔体,保温组件和第二贴面胶合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集装箱的下部,每个调节构件均为可伸缩连接件,保温组件和第二贴面胶合板通过多个调节构件与连接装置固接。
进一步地,每个调节构件包括螺母状柱体、螺丝杆和螺帽,螺母状柱体竖直固接在连接装置的第一凹腔的底部,螺母状柱体的下端面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用于与螺丝杆一端配合的内螺纹,螺丝杆的一端与螺母状柱体螺纹连接,螺丝杆的另一端与螺帽固接。
进一步地,保温组件包括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两个保温板的侧壁均设有用于与第一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配合的凹槽,第一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平行固定在两个保温板的侧壁凹槽内,第二保温层置于第一保温层和第三保温层之间,保温组件的四周与两侧的保温板之间填充密封胶。
进一步地,连接装置的第一凹腔的截面为矩形,第一凹腔的两外侧壁分别与两个集装箱的侧壁面接触。
进一步地,防水组件的第二凹腔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第二凹腔的坡度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8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式绿色环保加工棚
- 下一篇:一种声音分布均匀的集体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