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信号输出电路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84642.2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0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文艺;徐万芝;余乾癸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超思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0 | 分类号: | H02H7/20;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单元 信号输出电路 配置 短路保护模块 信号输入单元 输出 控制信号输入单元 电子技术领域 输入控制信号 信号输出单元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短路 电路损坏 短路保护 关断电源 开关单元 控制信号 信号输出 预设信号 原始信号 短路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信号输出电路及装置。信号输出电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电源单元,被配置为提供电源;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短路保护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电源单元的短路保护;信号输入单元,被配置为输入原始信号;控制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输入控制信号;开关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电源单元连接,被配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出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入单元以及所述电源单元连接,被配置为输出预设信号。满足各种信号输出需求,且信号输出电路具有短路保护模块,在输出端短路时,及时关断电源单元的输出,防止短路导致的电路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输出电路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中均设有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外接负载,当负载短路时,必须进行必要的保护,以防输出电路损坏。因为,输出电路负载短路时,瞬间电流过大,输出电路中的电子元件容易被损坏,而更换电子元件带来成本的提高和维修的不便。
目前,基于N沟道场效应管的输出电路,均是使用带保护功能的芯片,当负载发生短路时,芯片会自动切断输出,起到保护输出电路的作用。然而,短路保护芯片的使用无疑增加了电路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输出电路及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输出电路负载短路导致输出电路中的电子元件容易被损坏,带来成本的提高和维修的不便的问题。
一种信号输出电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输出电路包括:
电源单元,被配置为提供电源;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短路保护模块,被配置为所述电源单元的短路保护;
信号输入单元,被配置为输入原始信号;
控制信号输入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输入控制信号;
开关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电源单元连接,被配置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
信号输出单元,与所述信号输入单元以及所述电源单元连接,被配置为输出预设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三端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于所述三端二极管的第一端和地之间,所述三端二极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三端二极管的第三端连接外接电压,所述三端二极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输入原始信号,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和地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开关单元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开关单元和地之间,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开关单元和地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单元,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电源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电源单元,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接地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单元,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电源单元,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八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信号输入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超思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超思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4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