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平衡梁结构的大吨位滚轮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4493.1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董勇;王伟胜;陈南生;李树东;文俊健;艾荣军;潘宇;戴双全;王晓东;邓世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1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地址: | 52914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梁组件 车轮架 球形铰 台车 横向销轴 平衡梁 车轮 本实用新型 滚轮 球碗 半球面相 半圆柱面 焊接固定 受力平衡 半球面 内凹槽 沉管 钢壳 铰接 两组 搁置 匹配 平整 路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平衡梁结构的大吨位滚轮台车,包括台车顶板、至少两组车轮及车轮架,还包括平衡梁组件、横向销轴及球形铰,平衡梁组件设于台车顶板下方,横向销轴顶部固定连接于平衡梁组件前底部,横向销轴底部为半圆柱面且直接或间接地铰接于前一组车轮的车轮架顶部,球形铰顶部固定连接于平衡梁组件后底部,球形铰底部为半球面且搁置于后一组车轮的车轮架上方,后一组车轮的车轮架顶部焊接固定有一球碗构件,球碗构件具有有与球形铰半球面相匹配的球形内凹槽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钢壳沉管移运过程中遇到平整路段保持正常行走,通过平衡梁的受力平衡,整个行走移运系统以稳定的状态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移运超大型构件的滚轮台车,具体涉及这种滚轮台车的平衡梁设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跨海、跨江隧道修建工程的不断增加,超大型沉管安装法铺设海底隧道的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超大型沉管一般在沉管预制场预制后浮运到海面进行沉放安装。
大型沉管在混凝土浇筑后重达约80000吨,采用工厂法预制的沉管需采用大吨位滚轮台车移运至不同的区域完成施工任务。由于钢轨的平整度存在误差,且每台台车负重400吨以及路面环境干扰,台车移运过程中滚轮轮缘会因路轨不平或其它干扰因素受到一个反作用力,此时反作用力会使台车整体受力产生变化,出现滚轮微偏的情况,视作用力大小产生程度不同。长期这样受力不平衡的情况下,滚轮局部负荷产生超载,整车系统出现干扰等,会造成台车整体使用寿命下降,维护次数增加,工效降低,工期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平衡梁结构的大吨位台车,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平衡梁结构的大吨位滚轮台车,包括用于承重的台车顶板、用于行走的至少两组车轮及用于安装连接车轮的车轮架,还包括平衡梁组件、与行走方向垂直的横向销轴及球形铰,所述平衡梁组件设于台车顶板下方,横向销轴顶部固定连接于平衡梁组件前底部,横向销轴底部为半圆柱面且直接或间接地铰接于前一组车轮的车轮架顶部,球形铰顶部固定连接于平衡梁组件后底部,球形铰底部为半球面且搁置于后一组车轮的车轮架上方,后一组车轮的车轮架顶部焊接固定有一球碗构件,球碗构件具有与球形铰半球面相匹配的球形内凹槽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前一组车轮的车轮架顶部具有可容纳横向销轴半圆柱面且可供横向销轴半圆柱面在其中周向滚动的半圆柱凹槽。
具体地来说,平衡梁组件包括上顶板、下底板、纵梁、左端盖及右端盖,上顶板、下底板、纵梁固定连接成整体,左端盖及右端盖的上部及中部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下底板及横向销轴的两侧,左端盖及右端盖的下部通过螺栓铰接于车轮架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平衡梁结构的大吨位滚轮台车其车轮架通过横向销轴和球形铰与平衡梁相连接,使平衡梁结构受到的力平均传递到梁下方的车轮架结构上,达到整车受力平衡。横向销轴与车轮架连接,安装在车架平衡梁下方,保证整车的横向稳定。当台车滚轮受到反作用力时,可以通过球形铰球头面的转动就可以实现纠偏作用,更好地适应路轨的不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大吨位滚轮台车平衡梁设计可以在钢壳沉管移运过程中遇到平整路段保持正常行走,通过平衡梁的受力平衡,整个行走移运系统以稳定的状态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大吨位滚轮台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台车平衡梁与横向销轴及球形铰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平衡梁受力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形铰与上下部件连接正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球形铰与上下部件连接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销轴与上下部件连接正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航通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4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车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兼具刚柔支撑体系的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