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73109.6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民;徐军;汤小彬;张以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数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邬玥;方挺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错误 折叠 蛋白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装置,用于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错误折叠蛋白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测试部件和点样部件,测试部件包含微孔膜,点样部件包含毛细管。使用时,将待测样本与能够与错误折叠蛋白和微孔膜结合的染料混合,形成混合液,利用点样部件上毛细管吸取该混合液,后将毛细管出液口与测试部件上的微孔膜充分接触,混合液从毛细管中缓慢释放到微孔膜上并将微孔膜染色,通过观察颜色的扩散情况判断待测样本中是否含有错误折叠蛋白或错误折叠蛋白聚集物。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测,结果可通过肉眼或仪器识别,方便完成检测过程。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检测孕妇样本以预测、筛查、诊断孕妇子痫前期和子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生物样本中错误折 叠蛋白的装置。
背景技术
蛋白质精确无误的天然折叠是一个复杂且容易出错的过程,即容易出现错 误折叠,错误折叠蛋白就是由于错误折叠而形成的蛋白质,其与天然折叠形成 的蛋白质构象不同。
蛋白错误折叠形成大量的排列成反向的β-折叠片层(β-sheet)结构。该结构 由于疏水性表面暴露,导致蛋白质分子之间产生高度的粘着性,与其它错误折 叠蛋白的β-Sheet结构聚集起来,聚集在一起的蛋白质分子,作为结晶核,使其 他不相关的蛋白质共聚合形成错误折叠蛋白的聚集物,可容纳几乎无限的多肽 链(Misfolded ProteinAggregates:Mechanisms,Structures and Potential for Disease Transmission,SeminCell Dev Biol.2011July;22(5):482–487.),形成 寡聚体和纤维状聚集物。
这些聚集物已经发现与多种老年人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像阿尔兹 海默症、帕金森等都是错误折叠蛋白造成的,虽然这些蛋白都不一样(阿尔兹 海默症的amyloidβ肽、帕金森病的α-Synuclein蛋白、亨廷顿舞蹈症的Huntingtin 蛋白、疯牛病的Prion蛋白),它们错误折叠后形成β片层(β-sheet)结构,都 能形成上述聚集物,具有相同的构象。
而最近的研究发现子痫前期患者的尿液和胎盘组织中含有大量错误折叠 蛋白及其聚集物,而正常孕妇中则没有这种聚集物,从而发现子痫前期和子痫 的发病和这些错误折叠蛋白及其聚集物相关。(Buhimischi et al.,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4,6(245):245ra92)。然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利用这 种标志物检测子痫前期的快速POC检测试剂盒。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 测样本中是否含有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装置,包括测试部件和点样部件,测试部 件包含微孔膜,点样部件包含1、2、3个或更多个毛细管。进一步地,测试部 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盖板包含微孔膜。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载样部件,其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样本槽用于盛装 样本(检测样本、阴性对照样本、和/或阳性对照样本)和/或染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盖板上覆盖微孔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盖板上设置测试槽,测试槽中含有微孔 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任选地,点样部件为一空心盒状部件,其中含有1、2、 3个或更多个毛细管;任选地,点样部件为一实心盒状部件,其上设有1、2、3 个或更多个凹孔,用于放置相应的1、2、3个或更多个毛细管;任选地,点样 部件为点样板,包括主体部分和毛细管,主体部分为板状部件,毛细管设置在 侧面,毛细管数目为1、2、3个或更多个。毛细管一端为取液端,用于吸取和 释放液体,另一端与点样板主体相连;任选地,点样部件为毛细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数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数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731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