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柑桔保护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8968.6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4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谢钊尔;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钊尔 |
主分类号: | A01G17/10 | 分类号: | A01G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299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杆 支撑装置 支撑座 柑桔 转轴轴 弹簧 卡接 内腔 圆杆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恶劣天气 柑橘树枝 内腔相通 左右两侧 折断 插接 插块 底端 卡孔 内嵌 外壁 支撑 匹配 树枝 大风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柑桔保护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通过第一转轴轴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底端通过第二转轴轴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均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卡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内腔均插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内腔内侧内嵌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右两端均卡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外侧卡接有与卡孔相匹配的插块。该柑桔保护支撑装置,该装置可有效的对柑橘树枝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提高固定和支撑的效果,避免树枝在遭遇恶劣天气时被大风折断,更符合实际,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柑桔保护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柑桔果树种植过程中,当果实膨大后,果实重量大大增加,容易压弯树枝,甚至将树枝压折,造成损失,当主结果枝被压弯后,上面容易萌发新枝,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果实的品质,如果主结果枝被压折,对果品生产的影响就更为严重了,通常情况下,果农都是直接用木棍将压弯的桃树树枝支起,不仅使用不方便,支撑效果也不牢固,遇到恶劣天气时经常滑脱,失去支撑作用,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专用树枝支撑架,但其使用非常不便,支撑效果不佳,而且碰到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对果树伤害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柑桔保护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柑桔保护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通过第一转轴轴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底端通过第二转轴轴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壁均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卡孔,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内腔均插接有第一圆杆,所述第一圆杆的内腔内侧内嵌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右两端均卡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外侧卡接有与卡孔相匹配的插块,所述第一圆杆的内腔卡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卡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的外侧卡接有第二圆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圆杆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一圆杆的内腔,所述第二圆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轴接有顶座,所述顶座的底端左侧延伸进第二圆杆的内腔,所述第二圆杆的顶端左侧前端开设有与后侧表面相通的螺孔,所述第二圆杆通过螺栓旋进螺孔的内腔将顶座锁紧,所述顶座的底端凹槽和第二圆杆的顶端凹槽的内腔均卡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卡孔间隙排列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外壁,且相邻卡孔之间的间距为5cm。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杆的顶端表面呈“凹”字形。
优选的,所述插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插块相对第一弹簧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壁与支撑座的底端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柑桔保护支撑装置,通过支撑座底端的两个第二圆杆固定在较粗的树枝上,可以对支撑座顶端的第二圆杆固定的树枝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树枝因柑橘的过重而将树枝压断,通过第二弹簧可以对恶劣天气中的树枝被大风吹动时,对树枝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避免树枝被大风折断,该装置可有效的对柑橘树枝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提高固定和支撑的效果,避免树枝在遭遇恶劣天气时被大风折断,能很好的保护果树,让果树能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更符合实际,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第一转轴,3、第一支撑杆,4、第二转轴,5、第二支撑杆,6、卡孔,7、第一圆杆,8、第一弹簧,9、第一底座,10、插块,11、第二弹簧,12、第二底座,13、第二圆杆,14、第三转轴,15、顶座,16、螺栓,1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钊尔,未经谢钊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8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