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62744.4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5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樊安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雾化杯 弹簧 硬管 封板 通孔 轴座 转轴 本实用新型 医用雾化器 吸氧面罩 收卷盘 横杆 螺杆 螺孔 通孔边缘 后侧壁 前侧壁 旋入端 抵紧 拉绳 内螺 轴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雾化器,包括雾化杯、吸氧面罩、硬管、软管和弹簧,吸氧面罩连接在硬管的前端,硬管的后端设有封板,封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软管的前端连接在第一通孔的边缘,雾化杯的上部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软管的后端连接在第二通孔边缘,弹簧位于软管内,弹簧的前端固定在雾化杯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封板上,硬管上固设有横杆,雾化杯的下部的后侧壁上设有轴座,轴座上设有轴孔,内设有转轴,转轴左右两端均固设有收卷盘,每个收卷盘与横杆的对应端之间均设有拉绳,轴座上设有螺孔,螺孔内螺设有螺杆,螺杆的旋入端抵紧在转轴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适用性广,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用雾化器。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咽炎、鼻炎、支气管炎、尘肺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腔内所发生的疾病。雾化吸入治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杯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如图1所示,现有的雾化器包括竖直的雾化杯、水平固定在雾化杯上的硬管和固定在硬管上的吸氧面罩,由于受现有的医用雾化器结构的所限,患者在使用雾化杯时必须采用坐姿,不能躺着进行雾化治疗,不然雾化杯内的药液会被倒出,不能针对无法坐立的患者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雾化杯、吸氧面罩、硬管、软管和弹簧,所述吸氧面罩连接在硬管的前端,所述硬管的后端设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软管的前端正对第一通孔并固定连接在第一通孔的边缘,所述雾化杯的上部的前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软管的后端正对第二通孔并固定连接在第二通孔边缘,所述弹簧位于软管内,所述弹簧与软管的内腔适配,所述弹簧的前端固定在雾化杯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封板上,所述硬管上固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垂直于硬管设置,所述雾化杯的下部的后侧壁上设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设有轴孔,所述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左右两端均固设有收卷盘,每个所述收卷盘与横杆的对应端之间均固设有拉绳,所述轴座上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旋入端抵紧在转轴上。
进一步,所述吸氧面罩上设有弹性带体,所述弹性带体的一端固定在吸氧面罩的左侧,所述弹性带体的另一端固定在吸氧面罩的右侧。
进一步,所述吸氧面罩与硬管的前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其中一个收卷盘上设有摇把。
进一步,所述螺杆的非旋入端上设有旋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雾化器在初始状态时,雾化杯处于竖直状态,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软管和硬管接近水平状态,软管接近于垂直于雾化杯的状态,此时,方便患者坐着进行雾化治疗;在患者需要平躺进行雾化治疗时,向旋出的方向旋转螺杆,使螺杆不再抵紧在转轴上,然后转动收卷盘,收卷盘将固定连接在收卷盘和支杆的对应端之间的拉绳收卷在收卷盘上,将硬管向后下方拉动,软管和弹簧被向下折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直到拉动至吸氧面罩朝下时,停止转动收卷盘,向轴孔内旋入螺杆,直到螺杆的旋入端抵紧在转轴上,转轴被固定而不会转动,固定在转轴上的收卷盘也不会转动,以使吸氧面罩固定在朝下的角度,此时将吸氧面罩罩在平躺患者的口鼻上后,雾化杯接近竖直状态,雾化杯内的药液不会被倒出,还可以针对患者不同的仰躺角度收卷不同长度的拉绳,使弹簧和软管被弯折成合适的角度,使吸氧面罩朝向合适的方向,以此使吸氧面罩罩在患者的口鼻上时雾化杯接近竖直状态,进而使雾化杯内的药液不会被倒出。能够满足患者坐立和多种角度仰躺进行雾化治疗的需求,适用性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62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