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轮机加后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53347.0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莹;李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0;B24B41/06;B24B41/02;B24B47/08;B24B27/00;B24B55/06;B24B49/00;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背腔 毛刺 车轮机 后处理设备 方位转换 五大系统 自动检测 去毛刺 中心孔 朝上 去毛刺系统 紧密配合 清洁系统 下料系统 压缩空气 位置度 夹紧 轮辐 轮辊 轮毂 节拍 转换 | ||
一种车轮机加后处理设备,由五大系统组成,一是车轮正面去毛刺系统,完成车轮的定位、夹紧、提升、旋转和正面去毛刺;二是车轮线上方位转换系统,将车轮正面朝上转换为背腔朝上;三是轮辐背腔刷毛刺系统,完成车轮的背腔刷毛刺;四是清理清洁系统,通过压缩空气吹干净轮毂的中心孔及背腔,以保障后续自动检测的精度;五是下料系统,将车轮由工作台下转到出轮辊道。通过五大系统的紧密配合,节拍短,效率高,能够满足车轮机加后去毛刺、刷毛刺工艺,能够实现车轮线上方位转换,为车轮的中心孔、位置度自动检测做好准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轮机加工后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车轮机加工后去毛刺、刷毛刺、转换方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车轮机加工后需要去毛刺、刷毛刺和自动检测等后处理工序,目前,实际生产中设备较单一,缺少集成化的机加后处理设备,本专利基于此现状,提供一种车轮机加后处理设备,将机加后处理工序进行了集成,不仅满足车轮机加后去毛刺和刷毛刺,而且后处理工艺效率大大提升,实现了车轮线上方位转换,为车轮的自动检测做好准备,此设备对实际生产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轮机加后处理设备,能够满足车轮机加后去毛刺和刷毛刺,使后处理工艺效率大大提升,实现车轮线上方位转换,为车轮的自动检测做好准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轮机加后处理设备,由进轮辊道、下机架、下导柱、下气缸、支撑板、导套、升降台、导轨、夹紧气缸、左滑板、右滑板、齿轮齿条、伺服电机、升降辊道、夹紧轮、伺服电机Ⅰ、翻转台、气缸Ⅰ、导柱Ⅰ、平台Ⅰ、支撑台、导轨Ⅰ、调节气缸、滑块Ⅰ、帽口毛刺刀、气缸Ⅱ、导轨Ⅱ、滑块Ⅱ、轮缘毛刺刀、接刀棱毛刺刀、上机架、横导轨、左气缸、左滑块、气缸Ⅲ、平台Ⅱ、导柱Ⅱ、伺服电机Ⅱ、轴、旋转架、伺服电机Ⅲ、内支撑、辊轴支架、主动锥齿轮、左从动锥齿轮、右从动锥齿轮、左毛刷、右毛刷、空气压缩机、出风罩、右气缸、右滑块、气缸Ⅳ、导柱Ⅲ、平台Ⅲ、套筒、内气缸、拉杆、涨芯、涨套和出轮辊道组成。
一种车轮机加后处理设备,由五大系统组成,一是车轮正面去毛刺系统,完成车轮的定位、夹紧、提升、旋转和正面去毛刺;二是车轮线上方位转换系统,将车轮正面朝上转换为背腔朝上;三是轮辐背腔刷毛刺系统,完成车轮的背腔刷毛刺;四是清理清洁系统,通过压缩空气吹干净轮毂的中心孔及背腔,以保障后续自动检测的精度;五是下料系统,将车轮由工作台下转到出轮辊道。通过五大系统的紧密配合,节拍短,效率高,能够满足车轮机加后去毛刺、刷毛刺工艺,能够实现车轮线上方位转换,为车轮的自动检测做好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3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多角度边角打磨装置
- 下一篇:基于压力传感器的车轮刷毛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