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升机客舱脚踏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46136.4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9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彬;王佼;谢杏红;陈芳育;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24 | 分类号: | B64C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加 客舱 踏板 脚踏 机身 框梁 可拆卸连接 固定设置 踏板本体 直升机 固定端 可拆卸 在机 机身结构 快速安装 选择安装 板组件 外场 拆卸 申请 客户 延伸 维护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客舱脚踏,布置在机身中部框梁外侧,包括:踏板本体;踏板本体包括机加踏板和机加接头,机加接头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机加踏板的一侧,机加踏板向机身中部框梁处延伸有固定端,固定端与机身中部框梁处的机加板组件可拆卸连接;附加部;附加部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机加踏板的底部;本申请的直升机客舱脚踏,客舱脚踏与机身结构之间能够快速安装拆卸,满足客户的使用体验和外场的维护使用;并且,可拆卸连接的附加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安装,适用性更强,且能够减少了零件数量和机上所占空间。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直升机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升机客舱脚踏。
背景技术
客舱脚蹬用于为直升机特别是民用直升机乘员上下客舱提供通道,通常将其布置在客舱门处地板平面下方。客舱脚踏的设计和连接方式不仅影响脚踏本身的安装,而且影响着交通工具的成本和用户的使用等。中小型直升机常用的登机辅助结构一般采用脚窝型、登机环(管状)或滑橇起落架自带登机点的结构形式;大型直升机一般采用舷梯门或者登机梯的结构形式。
登机辅助结构为经常使用区域,极易出现磨损和腐蚀,但目前直升机上的登机辅助结构一般都是固定连接在机身结构上,不易拆卸更换,缺乏互换性;同时现在常用的登机辅助结构不具备舒适性,很难满足客户的使用体验,无法适用于民用直升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客舱脚踏。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升机客舱脚踏,布置在机身中部框梁外侧,包括:
踏板本体,所述踏板本体包括机加踏板和机加接头,所述机加接头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加踏板的一侧,所述机加踏板向所述机身中部框梁处延伸有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机身中部框梁处的机加板组件可拆卸连接;
附加部,所述附加部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加踏板的底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机加接头为z字形结构,包括上、下连接段以及位于上、下连接段之间的中间过渡段,所述上、下连接段分别连接所述机加踏板与所述机加板组件。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机加接头的上、下连接段以及中间过渡段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筋。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机加接头数量为有四个,均匀分布在所述机加踏板的侧边。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附加部包括整流罩,所述整流罩与所述机加踏板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整流罩的一侧与所述机加踏板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机加接头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附加部包括救生筏。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机加接头与所述机加踏板螺栓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机加接头与所述机加板组件螺栓连接。
本申请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直升机客舱脚踏,客舱脚踏与机身结构之间能够快速安装拆卸,满足客户的使用体验和外场的维护使用;并且,可拆卸连接的附加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安装,适用性更强,且能够减少了零件数量和机上所占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直升机客舱脚踏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直升机客舱脚踏的在机身上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直升机客舱脚踏的轴侧图;
图4为本申请直升机客舱脚踏的在机身结构上的安装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46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落架维护密封口盖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臂折叠结构及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