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锥释放机构及用于释放路锥的工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3141.1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2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胡遵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遵琪 |
主分类号: | E01F9/70 | 分类号: | E01F9/7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3736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锥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释放 本实用新型 工程车辆 周边设置 牵引绳 中空的 底座 技术效果 收放机构 圆形锥台 自动释放 穿绳孔 锥台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锥释放机构及用于释放路锥的工程车辆,包括与完整路锥相配合的路锥收放机构以及与半路锥相配合的路锥释放机构,所述的完整路锥包括第一壳体以及沿第一壳体底部周边设置的第一底座,所述的第一壳体为中空的圆形锥台,所述的半路锥包括第二壳体以及沿第二壳体底部周边设置的第二底座,所述的第二壳体为中空的半圆形锥台,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供牵引绳通过的第二穿绳孔,所述的完整路锥与半路锥通过牵引绳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本机构可实现路锥的水平自动释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锥释放机构及用于释放路锥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路锥又称路障,用于放置在道路中间、危险地区和道路施工地段等,起到分隔车流、引导交通的作用。高速公路在维修养护时,必须要保证行车和作业区的安全,因此需在作业区外摆放交通路锥以引导车辆的行驶。目前,路锥的摆放与回收一是采用人工方式,即操作人员通过人工作业对路锥实现一个一个地丢放或回收;二是采用机械车辆来完成,此种方式多采用运输卡车作为主车,路锥垂直叠放堆存在卡车的车厢内,投放时只能采取垂直方向投放,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锥释放机构及用于释放路锥的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可实现路锥的释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与完整路锥相配合的路锥收放机构以及与半路锥相配合的路锥释放机构,所述的完整路锥包括第一壳体以及沿第一壳体底部周边设置的第一底座,所述的第一壳体为中空的圆形锥台,所述的第一壳体上设有与牵引绳相配合的第一穿绳孔,所述的半路锥包括第二壳体以及沿第二壳体底部周边设置的第二底座,所述的第二壳体为中空的半圆形锥台,所述第二底座的两端分别对称延伸有第一支腿及第二支腿,所述的第二底座、第一支腿及第二支腿上分别设有第二滚轮、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所述的第二壳体上设有供牵引绳通过的第二穿绳孔,所述的完整路锥与半路锥通过牵引绳相连。
所述的路锥收放机构包括第一电缸及固定第一电缸的电缸座,所述的电缸座与箱体的顶板相固定,所述的第一电缸与铅垂方向布置的空心管相连,所述的空心管的上端设置在套筒内,所述空心管的下端设有与空心管形成滑动配合的滑环,所述滑环的外径小于第一壳体的顶端开口直径,所述空心管的管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所述的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处分别设有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分别呈弯折状,所述的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的两端分别卡设在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的两端,且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的弯折部位于空心管外侧,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中设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与第一壳体的内壁相固定,所述限位块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轴线与空心管的中心轴线相吻合,且通孔的直径大于空心管的外径且小于滑环的外径。
所述的路锥释放机构包括跨设在滑轨两侧且供半路锥通过的立式门架、用于调整立式门架上下位置的调整装置以及固定在立式门架上的释放装置,所述的立式门架由横梁、左边柱及右边柱组成,所述的横梁上水平悬伸有固定板,所述立式门架的内部设有门板,所述的门板自底部向上方开设有供半路锥通过的通道,该通道的形状与半路锥的截面形状相吻合。
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第二电缸、与第二电缸相连的丝杆、与丝杆形成丝杆螺母运动的丝杆块以及固定丝杆与第二电缸的固定支架,所述的丝杆呈铅垂方向布置,所述的丝杆块固定在立式门架上,所述的固定支架与箱体相固定。
所述的释放装置包括上释放装置、左下释放装置、右下释放装置以及连接三者的联动装置,所述的上释放装置与半路锥的顶部相配合,所述的左下释放装置及右下释放装置分别与半路锥的第三滚轮及第四滚轮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遵琪,未经胡遵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3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