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弧高压包及电弧打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32649.X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光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H01F27/26;H01F27/30;H01F27/24;F23Q3/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 高压包 初级绕线区域 本实用新型 初级绕组 次级绕线 次级绕组 磁芯孔 磁芯 缠绕 电弧打火机 并排设置 缠绕方式 外周 轴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弧高压包,包括骨架、磁芯、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骨架内设置有供磁芯插入的磁芯孔,骨架外周设置有缠绕初级绕组的初级绕线区域和缠绕次级绕组的次级绕线区域,初级绕线区域与次级绕线区域沿磁芯孔轴向并排设置。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改变绕组缠绕方式减少截面积的电弧高压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弧高压包,还涉及一种电弧打火机。
背景技术
电弧高压包是电弧打火机中产生高压电弧的主要部件,其通常包括骨架、磁芯、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骨架内设置有供磁芯插入的磁芯孔,次级绕组缠绕于骨架外周,初级绕组缠绕于次级绕组外周,从而形成单电弧结构。
上述结构的电弧高压包存在如下弊端,由于初级绕组缠绕于次级绕组外周导致电弧高压包的截面积和厚度过大,进而容纳电弧高压包的电弧打火机的壳体体积变大,给携带及握持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变绕组缠绕方式减少截面积的电弧高压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骨架、磁芯、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所述的骨架内设置有供磁芯插入的磁芯孔,所述的骨架外周设置有缠绕初级绕组的初级绕线区域和缠绕次级绕组的次级绕线区域,所述的初级绕线区域与次级绕线区域沿磁芯孔轴向并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先层叠缠绕的结构替换为并排缠绕的结构,保证升压功能的同时有效减少高压包的截面积和厚度,应用于电弧打火机时能够制造超薄电弧打火机,为日常使用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骨架外周设置有一个初级绕线区域及多个次级绕线区域,所述的初级绕线区缠绕有一个初级绕组,各所述的次级绕线区域分别缠绕有一个次级绕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制造应用于多电弧高压包的多电弧打火时,单一初级线圈即可满足多次级线圈的升压要求,相较于传统的多电弧高压包设置相同数量的多个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简化多电弧高压包的机械结构及电路结构,不仅降低了绕组线圈缠绕的加工工作量,也降低了初级线圈的物料成本,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次级绕线区域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对称设置于初级绕线区域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电弧高压包,适用于双电弧打火机等产品中使用,两个次级绕组提供两根高压电弧,次级绕线区域对称位于初级绕线区域两侧的排布方式,能够使得初级绕组所产生的磁场均匀地传递到两侧的两个次级绕线区域的次级绕组,为电弧发生器提供较好的高压电流,保证双电弧打火机的稳定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骨架外周位于初级绕线区域与次级绕线区域之间存在直径差,使初级绕线区域整体相对于两侧的次级绕线区域形成一个内凹环形区域,所述的内凹环形区域在缠绕初级绕组时,两侧的次级绕线区域对应初级绕线区域的侧端形成一个分别对初级绕组两侧进行限位的限位台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直径差所形成的限位台阶,一方面形成对初级绕组两侧进行限位,使其缠绕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将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进行隔离,保证升压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骨架位于次级绕线区域环绕设置有多个沿轴向依次排布的导线槽,所述的导线槽的宽度与次级绕组内单根导线的宽度相适配,所述的骨架位于相邻导线槽之间开设有供次级绕组内的导线缠绕至相邻导线槽的缠绕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导线槽,使次级绕组导线的缠绕更加稳定,此外,增设缠绕缺口,导线可通过缠绕缺口缠绕至相邻导线槽,使缠绕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骨架位于相邻导线槽之间设置有两个朝向相反的缠绕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光,未经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32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4脉冲6分包移相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高绝缘效果的点火线圈外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