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鼓式制动器磨损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20770.0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0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兵兵;齐学先;王西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6/02 | 分类号: | F16D66/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梁轶聪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蹄总成 制动蹄 探头 磨损报警装置 鼓式制动器 报警器 摩擦片 通孔 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 安装孔 插接头 限位台 弹性卡片 电器系统 过度磨损 上下贯通 制动鼓 线束 嵌入 驾驶 室内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鼓式制动器磨损报警装置,包括制动蹄总成、设置在制动蹄总成上的报警器以及设置在制动蹄总成外侧的防尘罩,制动蹄总成包括制动蹄和设置在制动蹄上的摩擦片,报警器包括探头、将探头固定在制动蹄上的弹性卡片,连接探头和插接头的线束,以及卡在线束外侧的限位台,限位台嵌入防尘罩上的通孔中,插接头与驾驶室内的电器系统连接;制动蹄面板上加工有用于安装报警器的安装孔,摩擦片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探头的通孔,通孔与安装孔上下贯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鼓式制动器磨损报警装置,避免了摩擦片因过度磨损而导致制动鼓损坏或提前更换的技术问题,节省了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鼓式制动器磨损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中重型商用车制动器分为盘式和鼓式两种,设置鼓式制动器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司机定期检查制动衬片磨损情况,以避免由于制动衬片过度磨损产生制动失效和对制动鼓的损伤。
目前,往往通过防尘罩观察孔或拆解轮边检查摩擦片剩余厚度来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这给驾驶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需要驾驶员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更换,极其容易引起判断上的误差,容易造成过早或过晚更换制动衬片而导致制动衬片的浪费或过度磨损,降低制动系统的使用命,甚至严重时会造成安全事故,目前往往通过设置磨损报警装置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鼓式制动器磨损报警装置,一种是通过记录凸轮轴的转动角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报警,需要复杂的计算且误差较大,通用性较差;一种是通过螺栓安装于制动蹄内侧,磨断时报警,其螺栓安装费时费力,报警器头部结构存在缺陷容易失效,且螺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松动,造成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鼓式制动器磨损报警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摩擦片因过度磨损而导致制动鼓损坏或提前更换的技术问题,节省了材料。
一种鼓式制动器磨损报警装置,包括制动蹄总成、设置在所述制动蹄总成上的报警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制动蹄总成外侧的防尘罩,所述制动蹄总成包括制动蹄和设置在所述制动蹄上的摩擦片,所述报警器为一体式结构,包括探头、将所述探头固定在所述制动蹄上的弹性卡片、连接所述探头和插接头的线束,以及卡在所述线束外侧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嵌入所述防尘罩上的通孔中,所述插接头与驾驶室内的电器系统连接;
所述探头为金属T型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中空结构,所述探头顶部设置有球型绝缘且耐高温的保护盖,折弯状的倒U型线束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中空结构内部;
所述制动蹄上加工有用于安装报警器的安装孔,所述摩擦片上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探头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安装孔上下贯通。
初始状态时,摩擦片的厚度正常,制动时,制动鼓与摩擦片接触,相互磨损;随着制动次数的不断增加,摩擦片的厚度逐渐变小,在达到摩擦片要求的使用厚度极限,报警器探头顶部保护装置开始与制动鼓接触并磨损,直至报警器探头内部导线被完全磨断,此时通过电器系统,驾驶室内开始产生光学或声学的报警,提醒驾驶员及时更换摩擦片。
所述安装孔具有两个且两者的直径不同,所述制动蹄上还设置有将两个所述安装孔连接的开口通槽,所述开口通槽的宽度略大于所述线束的直径。
两个所述安装孔包括大孔和小孔,所述报警器穿过所述大孔并通过所述开口通槽进入所述小孔内;
所述探头上端阶梯面设置在所述小孔的上端面,所述弹性卡片设置在所述小孔的下端面。
安装孔包括大孔和小孔,所述报警器先由下而上穿过制动蹄上安装孔中的大孔,然后横向外侧移动,使线束经过开口通槽进入小孔,下拉线束使探头下端圆柱穿过小孔,上端圆台紧贴小孔上端面,探头下端由弹性卡片固定于制动蹄上,所述弹性卡片的单向作用,使探头紧紧的固定在制动蹄上。
所述防尘罩边沿设置有豁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20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