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1812112.7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1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左雷彬;马晓成;李国辉;任文明;詹胜文;王丽;李金玲;陈晓晖;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1/02 | 分类号: | E01D11/02;E01D18/00;E01D19/14;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索 共轭 抗风 拉索 桥面 本实用新型 抛物线型 平行布置 竖向 侧向 水平风荷载 荷载 平齐 升力 竖直 抵抗 | ||
1.一种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设有两个管道悬索跨越桥塔(12),两条主缆(11)分别穿过两个管道悬索跨越桥塔(12)的顶端且在竖直方向均呈抛物线型设置,所述两条主缆(11)的下方通过若干根平行布置的主缆吊索吊有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还包括:
两条水平抗风索(1),在水平方向均呈抛物线型设置,并与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在水平方向上平齐,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的两侧;所述两条水平抗风索(1)分别通过若干根平行布置的风拉索(2)与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连接;
共轭索(3),在竖直方向呈反向抛物线型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的底部;所述共轭索(3)通过若干根平行布置的共轭索拉索(4)与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的两端分别设有主缆锚固墩(8);两条主缆(11)分别设有相应的主缆背索(10),所述主缆背索(10)锚固在所述主缆锚固墩(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水平抗风索锚固墩(6),用于锚固水平抗风索(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共轭索锚固墩(7),用于锚固共轭索(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悬索跨越桥塔(12)固定在桥墩(13)上,所述桥墩(13)下方设有承台(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缆(11)、水平抗风索(1)、共轭索(3)、主缆吊索、风拉索(2)和共轭索拉索(4)均由若干根钢丝组成,并在所述主缆(11)、水平抗风索(1)、共轭索(3)、主缆吊索、风拉索(2)和共轭索拉索(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锚头;所述主缆吊索、风拉索(2)和共轭索拉索(4)的两端锚头分别连接索夹和叉耳,用于主缆、水平抗风索(1)或共轭索(3)与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的连接,以实现力的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根平行布置的风拉索(2)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的纵向设置;所述若干根平行布置的共轭索拉索(4)和主缆吊索在竖直方向上垂直于管道悬索跨越桥面(15)的纵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其特征在于,由于重力作用,所述水平抗风索(1)与水平面夹角范围在0.3o~1.5o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其特征在于,主缆吊索间距、风拉索间距和共轭索拉索间距的范围为3~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121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悬索跨越结构抗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设置在栈桥引桥上的旋转搭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