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多角度支撑的车辆座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5307.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0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严倚东;周志军;李国军;秦飞;万孙建;张凯;刘晓峰;马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雄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市仪征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腔 多角度支撑 活塞 车辆座椅 支撑气囊 支架 腰部支撑装置 第二端部 靠背支架 坐垫支架 本实用新型 乘员腰部 第一端部 橡胶材质 舒适性 姿势 室外 室内 延伸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多角度支撑的车辆座椅支架,其包括有靠背支架以及坐垫支架;所述靠背支架之上设置有腰部支撑装置,所述腰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支撑气囊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腔体,每一个所述调节腔室之中均设置有调节活塞,所述调节活塞包括位于所述调节腔室内的第一端部,以及位于所述调节腔室外的第二端部,所述调节活塞的第二端部朝向所述坐垫支架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实现多角度支撑的车辆座椅支架,其可根据乘员乘坐过程中实际乘坐状态或姿势以对于乘员腰部进行适应性的支撑处理,进而使得乘员乘坐的舒适性达到最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实现多角度支撑的车辆座椅支架。
背景技术
车辆座椅是车辆行驶过程中乘员直接接触最多的车辆零部件之一;现有的车辆座椅在对于乘员进行腰部支撑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单一的腰部靠垫得以实现的;但乘员的体重以及习惯的乘坐姿势各有不同,现有的车辆座椅中的腰部支撑很难针对性的提供支撑效果,故乘员实际乘坐的舒适性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支架,其可在乘员腰部支撑过程中根据乘员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支撑,以改善乘坐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多角度支撑的车辆座椅支架,其包括有靠背支架以及坐垫支架;所述靠背支架之上设置有腰部支撑装置,所述腰部支撑装置包括:
支撑气囊,所述支撑气囊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所述支撑气囊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腔室,所述调节腔室通过导通管道导通至所述支撑气囊之中;
每一个所述调节腔室之中均设置有调节活塞,所述调节活塞包括位于所述调节腔室内的第一端部,以及位于所述调节腔室外的第二端部,所述调节活塞的第二端部朝向所述坐垫支架进行延伸;所述调节活塞的所述第二端部之上设置有橡胶包覆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气囊包括有朝向所述靠背支架的第一端面以及背离所述靠背支架的第二端面,所述支撑气囊采用朝向所述第二端面进行弯曲的弧形结构;
所述导通管道延伸至所述支撑气囊的所述第二端面之上,所述支撑气囊的所述第一端面对应内壁之上设置有多个采用弧形结构的支撑槽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支撑气囊的结构设置以使其在充气支撑过程中可对于乘员形成更为贴合的支撑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腔室外部设置有橡胶支撑层,所述橡胶支撑层与所述支撑气囊相互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橡胶支撑层以对于支撑气囊实现辅助支撑,以使得支撑气囊对于乘员的支撑效果得以间接改善。
上述可实现多角度支撑的车辆座椅支架,其可在乘员在车辆座椅上乘坐时,通过乘员的身体对于调节活塞的第二端部进行推动,以使得调节活塞朝向调节腔室内部运动,进而对于调节腔室内的气体形成推进效果;此时,调节腔室内的气体受压经由导通管道导通至支撑腔室之中,以使得支撑腔室可根据气流的流量进行不同幅度的膨胀,进而对于乘员实现有效的支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实现多角度支撑的车辆座椅支架,其可根据乘员乘坐过程中实际乘坐状态或姿势以对于乘员腰部进行适应性的支撑处理,进而使得乘员乘坐的舒适性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车辆座椅支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腰部支撑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靠背支架、2—坐垫支架、3—支撑气囊、301—第一端部、302—第二端部、4—调节腔室、5—导通管道、6—调节活塞、601—第一端部、602—第二端部、7—橡胶包覆层、8—支撑槽体、9—橡胶支撑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雄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仪征雄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53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