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4461.2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8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严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瞻视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董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偏光片 液晶屏 扩散片 增光片 本实用新型 液晶显示器 反射片 显示屏 画面显示方式 大小一致 反光结构 透明区域 显示画面 显示效果 支架固定 反光片 后表面 除掉 支架 液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支架、液晶屏和导光板,所述液晶和导光板均与支架固定,所述液晶屏的表面上设有偏光片,所述导光板上设有反光结构,所述导光板的下方设有LED灯,所述液晶屏和导光板之间依次设有扩散片和增光片,所述导光板的后表面上设有反射片,所述扩散片、增光片和反射片均与偏光片的形状大小一致。本实用新型根据用户的需要将液晶屏前面和后面的偏光片去除掉不想要的一部分,巧妙地使得偏光片的位置和形状大小均与反光片、增光片和扩散片的一致,从而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画面,而在显示屏上没有偏光片的透明区域则不会显示画面,显示效果好,能够给人一种全新的画面显示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屏是以液晶材料为基本组件,在两块平行板之间填充液晶材料,通过电压来改变液晶材料内部分子的排在列状况,以达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来显示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图像,而且只要在两块平板间再加上三元色的滤光层,就可实现显示彩色图像。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前偏光片和后偏光片都是跟液晶屏的大小一致的,而且是整个铺在液晶屏的前后面上,在显示画面上整个显示屏都显示,使得显示屏背后的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不能根据人们的需要调节显示屏上显示画面的面积或者形状,这样将液晶显示器用于户外广告展示时,整个液晶显示器都显示出画面,占用的面积较大,给人一种笨重,不够美观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薄、美观,显示效果好,且能够显示所需画面形状的液晶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支架、液晶屏和导光板,所述液晶和导光板均与支架固定,所述液晶屏的表面上设有偏光片,所述导光板上设有反光结构,所述导光板的下方设有LED灯,所述液晶屏和导光板之间依次设有扩散片和增光片,所述导光板的后表面上设有反射片,所述扩散片、增光片和反射片均与偏光片的形状大小一致。
采用上述方案,在液晶屏的前面和后面均贴上偏光片,然后根据用户的需要将液晶屏前面和后面的偏光片去除掉不想要的一部分,从而在显示屏上留下用户所需形状和大小的偏光片,此时在显示屏上取掉偏光片的部分为透明区域,由于扩散片、增光片和反射片的位置和形状大小均与偏光片一致,当导光板下方的LED灯发出光照时,导光板上的反光结构将光线反射到增光片上,增光片将光线进行增强后照射到扩散片上,扩散片对光线进行扩散,扩散后的光线照射分别留下的偏光片上,从而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画面,而在显示屏上没有偏光片的透明区域则不会显示画面,该显示器轻薄、显示效果好,能够给人一种全新的画面显示方式,使得显示屏后方的区域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偏光片包括前偏光片和后偏光片,所述前偏光片和后偏光片分别设置在液晶屏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偏光片和后偏光片均为异形偏光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异形偏光片的形状为长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异形偏光片的形状为正方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异形偏光片的形状为圆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光结构设置在导光板远离液晶屏一侧的表面上,所述反光结构的截面呈梯形。将导光板内的光线引导到增光片上,防止部分光线没有被反射到增光片上,造成显示效果不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光板的下端设有凹槽,所述LED灯上连接有导热胶,所述导热胶伸入凹槽内使LED灯固定在导光板的下端。防止LED灯脱落,影响显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瞻视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市瞻视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4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