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舱的舱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84139.X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3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冯庆博;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25;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门 动力电池舱 散热口 本实用新型 保温区域 防寒保温 散热区域 隔热板 高压动力电池 有效散热面积 隔热板机构 上下翻转式 动力损耗 防护作用 快速散热 散热口处 散热效果 使用空间 完全打开 整体翻转 自身性能 保温棉 格栅网 散热 异物 减小 启闭 适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舱的舱门,该舱门包括舱门骨架以及一下一上分别设置在舱门骨架上的保温区域、散热区域,保温区域设有保温棉机构,散热区域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处设有与散热口相适配的上下翻转式隔热板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实现防寒保温,又便于实现快速散热,且有效散热面积大,整体防寒保温性能优异,有利于减小动力损耗,保证高压动力电池的自身性能;通过隔热板的整体翻转,能够将散热口完全打开,尽可能地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且隔热板的启闭便捷,易于操作,不侵占动力电池舱的使用空间;格栅网能够避免异物通过散热口进入动力电池舱内,起到有效防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舱的舱门。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已成为新能源纯电动客车的标志。新能源纯电动客车主要通过高压电池提供动力,由于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为了满足动力电池的性能,需要动力电池舱兼具保温及散热性能,即当需要保温时,能够避免热量过快散发;而当需要散热时,又能快速排出热量。
现有的动力电池舱中,舱门上都设有散热区域,该散热区域内设有可翻转的活动板以及用于安装活动板的固定板,当需要散热时,将活动板绕着固定板翻转打开,使散热区域留出一个小的开口,便于动力电池舱内的热量排出。然而,此种类型的舱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活动板开启散热时的有效散热面积小,且整体防寒保温性能差,直接影响到高压动力电池的自身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舱的舱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舱的舱门,该舱门包括舱门骨架以及一下一上分别设置在舱门骨架上的保温区域、散热区域,所述的保温区域设有保温棉机构,所述的散热区域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处设有与散热口相适配的上下翻转式隔热板机构。保温棉机构能够提高舱门的保温性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口与散热区域相适配。尽可能地增大散热口的面积,使其与散热区域的面积几乎相当,当向下翻转上下翻转式隔热板机构后,散热口能够完全打开,实现快速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棉机构包括设置在保温区域的保温棉以及设置在保温棉侧面并与舱门骨架相适配的保温棉固定板。保温棉固定板将保温棉固定在舱门骨架上。保温棉能够提高舱门下半部分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下翻转式隔热板机构包括设置在散热区域顶部的上固定条、设置在散热区域底部的下固定条以及设置在上固定条与下固定条之间并与散热口相适配的隔热板,该隔热板的顶部与上固定条可拆卸连接,底部与下固定条铰接。当需要散热时,将隔热板的顶部与上固定条拆卸分离,之后向下翻转隔热板,以便将散热口完全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热板的顶部与上固定条之间设有蝶形螺栓,所述的隔热板的底部与下固定条之间设有铰链。蝶形螺栓便于快速实现隔热板顶部与上固定条之间的连接或分离,铰链便于隔热板绕下固定条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温区域的底部开设有与蝶形螺栓相适配的螺栓孔。当隔热板完全向下翻转后,将蝶形螺栓穿过隔热板并旋入螺栓孔内,以便将隔热板固定牢靠,防止抖动异响。
进一步地,所述的隔热板的侧面上设有隔热垫。隔热垫能够增强隔热板的保温性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隔热板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隔热垫。
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口处设有与散热口相适配的格栅网。当隔热板完全打开散热时,为了避免异物通过散热口进入动力电池舱内,通过在散热口处设置格栅网,既能阻隔异物,又不会影响散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格栅网为不锈钢格栅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84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碎后锂电池极片隔膜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包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