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9918.0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1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中;范杰;朱海良;应卓清;徐清;李开建;寇晓勇;万洋;李英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E21D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片 底板 螺栓孔 填充 堆放 本实用新型 插设 大小适配 底板垫 上表面 侧立 环面 限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包括置于地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管片的环面相贴;形成于所述环面上的螺栓孔;以及立设于所述底板之上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的形状及大小适配于所述螺栓孔的形状及大小,且所述填充结构插设于所述螺栓孔内,从而将所述管片限位于所述底板之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底板垫设在管片的环面与地面之间,且通过填充结构插设于环面上的螺栓孔,从而将管片限位在底板之上,实现管片侧立堆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盾构管片是隧道施工中砌筑用的混凝土材料,通常是弧形的片状结构,由于其厚度较小且具有弧度,制作好的管片往往存在难以堆放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管片通常是外弧面朝下并利用垫块将其垫高来堆放,以确保管片在堆放时不会随意摇晃和移动,如中国先行专利CN206071590U中即公开了一种用于堆放管片的衬垫装置。然而这样的装置体积较大、不易搬运,且堆放时占用的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可以解决制作好的管片难以堆放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包括:
置于地面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管片的环面相贴;
形成于所述环面上的螺栓孔;以及
立设于所述底板之上的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的形状及大小适配于所述螺栓孔的形状及大小,且所述填充结构插设于所述螺栓孔内,从而将所述管片限位于所述底板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底板垫设在管片的环面与地面之间,且通过填充结构插设于环面上的螺栓孔,从而将管片限位在底板之上,实现管片侧立堆放。
本实用新型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面上设有密封垫,所述底板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密封垫凸出于所述环面的部分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板为柔性板。
本实用新型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栓孔为斜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栓孔内形成有供容置螺杆的第一容置空间和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底部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截面积;
所述填充结构包括填充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填充部和填充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第二填充部。
本实用新型用于堆放管片的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填充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填充部为方台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和填充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管片环面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管片侧立堆放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管片;11-第一容置空间;12-第二容置空间;13-密封垫;21-第一填充部;22-第二填充部;2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9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