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表面波导的单模光纤及SPR生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75109.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2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芳;廖常锐;林初跑;王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袁文英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波导 单模光纤 包层 强倏逝场 物理结构 纤芯 本实用新型 全反射条件 波导技术 飞秒激光 光波能量 光纤表面 光纤纤芯 激发效率 制备工艺 包层的 激发 包覆 直写 光纤 制作 | ||
1.一种具有表面波导的单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光纤包括构成全反射条件的纤芯和包层,所述包层包覆所述纤芯,且所述包层内包含表面波导;
所述表面波导贴近所述包层的表面,且所述表面波导是采用飞秒激光直写光波导技术写制,所述表面波导用于产生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的强倏逝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内还包含分束器及合束器,所述表面波导的一端与所述分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表面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合束器的一端连接;
所述分束器的另一端及所述合束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纤芯平行且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或者均写入所述纤芯,或者与所述纤芯形成预设夹角;
所述分束器及所述合束器均采用飞秒激光直写波导技术写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包括第一直线波导及第一S型波导,所述合束器包括第二直线波导及第二S型波导;
所述第一直线波导的一端与所述第一S型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S型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表面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表面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S型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S型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波导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波导与所述第二直线波导平行于所述纤芯,且与所述纤芯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包括第三S型波导,所述合束器包括第四S型波导;
所述第三S型波导的一端写入所述纤芯,另一端与所述表面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表面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S型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S型波导的另一端写入所述纤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单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波导的长度为4mm~8mm;
第一S型波导及第二S型波导的曲率为35mm~50mm,或者第三S型波导及第四S型波导的曲率为35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模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器包括一端具有弧度的第三直线波导,所述合束器包括一端具有弧度的第四直线波导;所述第三直线波导具有弧度的一端与所述表面波导的一端连接,所述表面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直线波导具有弧度的一端连接,所述表面波导的长度为4mm~8mm;
所述第三直线波导长于所述第四直线波导,所述第三直线波导的另一端与所述纤芯交叉,形成预设夹角,所述第四直线波导的另一端写入所述纤芯,且形成所述预设夹角,所述预设夹角为0.01rad~0.05rad。
7.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单模光纤,所述单模光纤上镀有镀膜层,所述镀膜层上覆盖有氧化后的多巴胺薄膜层,所述多巴胺薄膜层上包含脱氧核糖核酸DNA探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是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得到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的材料包括Ti/Ag/Au复合金属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PR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的厚度为45nm~6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751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渐变微结构导光板
- 下一篇:一种可防水的光纤熔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