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7512.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1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芯片 变压器 耦接 驱动电路 输入端 电阻 开关电源 全桥式逆变电路 信号传输延迟 变压器隔离 高频信号 控制芯片 减小 申请 传递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该驱动电路至少包括控制芯片、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第三驱动芯片、第四驱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第一驱动芯片耦接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第二驱动芯片耦接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三驱动芯片耦接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第四驱动芯片耦接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本申请能够采用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隔离,即驱动电路通过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和全桥式逆变电路耦接,减小了信号传输延迟时间,并可传递高频信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全桥式逆变电路应用广泛,许多高功率应用开关电源都采用该电路结构。全桥式电路的优点是输出功率较大,要求功率开关管耐压较低,便于选取功率开关管。
驱动电路用于将控制电路输出的PWM信号进行放大,进而满足驱动功率开关管的要求。驱动电路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开关管的开关速度和功耗、整机效率和可靠性。其中,驱动电路必须实现控制电路与被驱动开关管的栅极的电隔离。
现有技术的通过光耦合器实现控制电路与被驱动开关管的栅极的电隔离,光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在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光敏晶体管导通。但光耦合器的频带窄,不适合用于传递高频开关信号;此外光耦合器的延迟时间长,因此反应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及开关电源,能够减小信号传输延迟时间,并传递高频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其耦接全桥式逆变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至少包括控制芯片、第一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第三驱动芯片、第四驱动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所述控制芯片耦接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所述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三驱动芯片和所述第四驱动芯片,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及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耦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包括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驱动芯片耦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全桥式逆变电路至少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以及第四MOS管,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耦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三输出端和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四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第四MOS管的栅极,所述第四MOS管的漏极耦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三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三MOS管的漏极耦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三输出端为同名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三输出端为同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配天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7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变频电源
- 下一篇:一种嵌套式旋转摩擦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