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64751.0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0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森;秦亚楠;王国华;李家兴;闫海敬;王国明;孙胜伟;尹贻光;赵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方滑轨、下方滑轨以及位于上方滑轨与下方滑轨之间的双剪叉单元;双剪叉单元的顶部设有两个位于所述上方滑轨内且与上方滑轨配合的上方滑杆;双剪叉单元的底部设有两个位于所述下方滑轨内且与下方滑轨配合的下方滑杆;所述升降机构设有用于驱动两个下方滑杆同时向中间靠拢或进行相反运动的驱动部件。本实用新型中的升降机构,其通过驱动部件带动下方滑杆同时向中间靠拢或进行相反的运动,进而带动双剪叉单元实现上升或下降运动,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机构,适用于射线探伤机器人或贴片机器人。
背景技术
射线探伤是压力容器、造船、锅炉等设备制造过程中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焊缝探伤中,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影响后续工作进度、劳动强度大和对人体有伤害等缺点。
射线探伤具有以下特点:
①检测结果可用底片直接记录;
②可以获得缺陷的投影图像,缺陷定性定量准确;
③体积型缺陷检出率最高而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④适宜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而不适宜检验较厚工件;
⑤适宜检测对接焊缝,检测角焊缝效果较差,不适宜检测板材、楱材、锻件。
现有射线探伤主要操作步骤除了探伤要求确定、修整工件表面、工件划线、象质计的选用与摆放、标记的摆放、对焦和曝光参数的选择等准备工作外,主要包括贴片、开机检测、取片暗室处理、依据标准评片、缺陷位置和形状确定等。
在贴片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用粉笔、尺子进行测量、画线,将胶片吸附在工件表面合适的位置,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到达操作室后,开启射线发射机检测一段焊缝,检测完毕后操作人员需去下胶片,编号以备后续暗室处理。
在射线检测过程中,根据射线检测的原理和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射线探伤时,为了彻底地反映工件接头内部缺陷的存在情况,应根据焊接接头形式和工件的几何形状合理布置透照方法,按照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焊缝透照方法分为纵缝透照法、环缝外透法、环缝内透法、双臂单影法和双臂双影法五种。
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射线探伤检测存在工作效率低、影响后续工作进度和劳动强度大以及对操作人员身体伤害较大等缺点。由此可见,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升降机构,以便在射线探伤过程中实现升降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升降机构,包括:
上方滑轨、下方滑轨以及位于上方滑轨与下方滑轨之间的双剪叉单元;
双剪叉单元的顶部设有两个位于上方滑轨内且与上方滑轨配合的上方滑杆;
双剪叉单元的底部设有两个位于下方滑轨内且与下方滑轨配合的下方滑杆;
升降机构设有用于驱动两个下方滑杆同时向中间靠拢或进行相反运动的驱动部件。
优选地,升降机构还包括曲柄摇杆机构,驱动部件通过曲柄摇杆机构与下方滑杆相连。
优选地,曲柄摇杆机构包括转动杆以及在转动杆的各端部分别垂直安装的一个直连杆;
两个直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与转动杆平行的连接杆连接;
在连接杆与下方滑杆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弧形连杆;
其中,连接杆和下方滑杆均为圆形杆,在弧形连杆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圆形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64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涡卷混沌电路
- 下一篇:基于图像处理的工业机器人安全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