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行总线的自动编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9827.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8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戴佩刚;马永滨;程辉;曾祥伟;许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13/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编址 本实用新型 串行总线 半双工通信电路 后级设备 前级设备 确认电路 通过模式 总线设备 单线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行总线的自动编址系统,包括多个带有MCU的设备,所述各个设备的MCU的RX/TX接口之间通过单线制半双工通信电路连接,前级设备和后级设备之间还通过模式确认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总线设备的自动编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串行总线的自动编址系统。
背景技术
大多数情况下,工业控制系统中,为实现数字控制通常会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为点对点控制,即定向设备的控制,实现单一设备的数字化控制;一种为总线式控制,即采用通讯总线的方式实现多设备的数字化控制。在实际现场设备管理中,又串行总线式控制方式应用居多,例如ModBus总线和PMBus总线等。在进行控制时,需要对现场设备进行编址,目前的方法是采用手动方式给予每个现场设备一个地址,使用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串行总线的自动编址系统,能够实现总线设备的自动编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串行总线的自动编址系统,包括多个带有MCU的设备,所述各个设备的MCU的RX/TX接口之间通过单线制半双工通信电路连接,前级设备和后级设备之间还通过模式确认电路相连。
所述单线制半双工通信电路包括发送部分和接收部分,所述发送部分包括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集电极和输入输出端相连,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MCU的发送端相连,发射极接地;接收部分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入输出端相连,正相输入端与参考电压相连,输出端和MCU的接收端相连。
所述模式确认电路包括前级模式确认电路和后级模式确认电路,所述前级模式确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前级设备MCU的AD输入接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还与本级设备MCU的LIN_A端相连;所述后级模式确认电路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电源端相连,另一端分别与前级设备MCU的AD输入接口和本级设备MCU的LIN_B端相连。
每个设备中存储有一个无效地址。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TTL的串行数字接口实现自动编址时的数字通讯与配置功能,其中采用通讯发送与接收集成的单线制半双工通信电路。系统模式确认电路采用输入输出两级模式,用以确认设备的收发模式。系统中,配置设备的主控MCU进行编址中的模式切换,以及自动编址过程中的数字通讯。在设备的模式切换中,采用模拟电路并结合AD采样以此来实现自动的模式切换和新设备加入后的地址的自动修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单线制半双工通信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式确认电路前级部分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式确认电路后级部分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9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口电平转换器及其应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PCIE多功能总线转接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