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墩台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6746.5 | 申请日: | 2018-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27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毛亮;刘忠平;罗实;王微嘉;贺亮;聂子涵;刘甜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2D27/42;E02B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墩台 减震层 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 防护装置 缓冲件 隔开 外围 顶部截面 隔水装置 加固装置 桥梁建设 水流冲击 吸力基础 有效减少 承台 减小 裙式 冲击力 抵抗 侵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墩台防护装置,属于桥梁建设的技术领域,包括上部墩台及下部裙式吸力基础,上部墩台上还设置有用于抵抗水流冲击的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及多个缓冲件,第一减震层及第二减震层的顶部截面形状均为围绕上部墩台设置的环形,第一减震层位于第二减震层的外围,第一减震层通过多个缓冲件与第二减震层连接,第一减震层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将水流与上部墩台未设置有减震装置的底部隔开的隔水装置,上部墩台与承台之间设置有加固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小水流对上部墩台的冲击力,同时将上部墩台与水流隔开,有效减少水流对上部墩台的侵蚀作用,具有提高上部墩台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墩台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
授权公告号为CN2047151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桥梁墩台吸力基础,包括上部桥梁墩台和下部裙式吸力基础,其中,下部裙式吸力基础由吸力主桶、群结构和承台组成,吸力主桶是一个底部敞开、顶端封闭的中空桶形,其顶部中心位置设有排水孔,群结构是环绕在吸力主桶外围的圆筒状结构,吸力主桶与群结构的顶面形成桥梁桩基的承台,承台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螺栓孔和透水孔;上部墩台结构是圆柱形的桥梁墩台,其底面设有法兰盘,法兰盘的外径大于桥梁墩台的直径且小于承台的直径,法兰盘通过螺栓将下部基础与上部墩台连接在一起。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上述实用新型进行水上桥梁建设后,墩台部分浸入河流中,墩台附近的水动力特性复杂,水流直接对墩台形成冲刷效应,引起墩台震动,从而影响桥梁整体的稳定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流对墩台及螺栓进行侵蚀,使得墩台与吸力基础断开连接,从而使得墩台的稳定性降低,使整个桥梁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墩台防护装置,能够有效减小水流对上部墩台的冲击力,同时将上部墩台与水流隔开,有效减少水流对上部墩台的侵蚀作用,具有提高上部墩台稳定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墩台防护装置,包括上部墩台及下部裙式吸力基础,所述上部墩台与所述下部裙式吸力基础的承台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墩台上还设置有用于抵抗水流冲击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及多个缓冲件,所述第一减震层及第二减震层的顶部截面形状均为围绕所述上部墩台设置的环形,所述第一减震层位于所述第二减震层的外围,所述第一减震层通过多个所述缓冲件与第二减震层连接,所述缓冲件用于抵消所述第一减震层受到的部分水流冲击力,所述第一减震层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将水流与所述上部墩台未设置有减震装置的底部隔开的隔水装置,所述上部墩台与所述承台之间设置有用于辅助上部墩台抵抗水流冲击的加固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减震层的外围设置有用于将水流与上部墩台未设置有减震装置的底部隔开的隔水装置,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流直接与上部墩台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流侵蚀上部墩台的效果。减震装置采用防水材料制成,使得设置有减震装置的上部墩台的部分与水流隔开,从而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流侵蚀上部墩台的效果。隔水装置上部设置有减震装置,上部水流对上部墩台进行冲刷时,先冲击第一减震层,第一减震层产生震动挤压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之间的缓冲件,缓冲件抵消第一减震层受到的部分水流冲击力,使得传送给第二减震层的冲击力减小,从而达到提高上部墩台的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减震层及第二减震层均由不锈钢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6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