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三氧化硫纯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52693.X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尚小科;张志泽;张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大硫酸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90 | 分类号: | C01B1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三氧化硫 浓硫酸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观测容器 纯化器 蒸汽 本实用新型 浓硫酸进口 维修和更换 支撑连接架 热效率 侧面 加热热源 节能环保 密封法兰 容器侧面 设备结构 设备运行 实时监测 运行状态 补充口 分段式 排放口 排气口 输出口 蒸发器 拆卸 视镜 余料 备用 组装 进口 环节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三氧化硫纯化器,包括液体三氧化硫容器、浓硫酸容器和观测容器,它们之间利用密封法兰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液体三氧化硫容器底部设有余料排放口,侧面设有液体三氧化硫进口,浓硫酸容器侧面设有浓硫酸进口、备用补充口、混合输出口和四个支撑连接架,观测容器顶部设有排气口、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其侧面还设有视镜。整个设备结构简单,分段式的结构设计便于组装和拆卸,也便于后续对不同环节的维修和更换,利用浓硫酸代替蒸汽作为加热热源,同时节省了蒸汽成本,提高换热效率,保证了设备运行的长久和稳定,顶部装有的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蒸发器内部的运行状态,更加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酸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三氧化硫纯化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化工生产技术中,对于三氧化硫纯化的设备有很多,这些设备基本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使用的加热热源都是蒸汽,整体的结构都为管壳式,也都是通过蒸汽加热列管给三氧化硫加热。当加热源为蒸汽时,一旦发生列管泄漏情况,三氧化硫和蒸汽会直接接触,瞬间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体积极速膨胀会发生爆炸,生成的稀硫酸会进一步腐蚀设备,给设备及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存在换热效率低、设备易损坏、蒸汽耗量大等技术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确保生产当中的安全和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利用浓硫酸代替蒸汽作为加热热源,进而节省了蒸汽成本,增加了换热效率,保证了设备运行的长久性,并且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蒸汽式液体三氧化硫纯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体三氧化硫纯化器,包括液体三氧化硫容器、浓硫酸容器和观测容器,所述浓硫酸容器位于液体三氧化硫容器的上部,所述浓硫酸容器与液体三氧化硫容器利用密封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观测容器位于浓硫酸容器的上部,所述观测容器与浓硫酸容器利用密封法兰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三氧化硫容器上还设有余料排放口和液体三氧化硫进口,所述余料排放口位于液体三氧化硫容器的下部,所述余料排放口与液体三氧化硫容器为固定连接,所述液体三氧化硫进口位于液体三氧化硫容器的一侧,所述液体三氧化硫进口与液体三氧化硫容器为固定连接,所述浓硫酸容器上还设有浓硫酸进口、备用补充口、混合输出口和四个支撑连接架,所述浓硫酸进口位于浓硫酸容器的一侧,所述浓硫酸进口与浓硫酸容器为固定连接,所述备用补充口位于浓硫酸进口的下部,所述备用补充口与浓硫酸容器为固定连接,所述混合输出口位于浓硫酸容器的另一侧,所述混合输出口与浓硫酸容器为固定连接,所述观测容器上还设有排气口、视镜、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排气口位于观测容器的上部,所述排气口与观测容器为固定连接,所述视镜位于观测容器的一侧,所述视镜与观测容器为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观测容器的上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观测容器为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观测容器的上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观测容器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液体三氧化硫容器、浓硫酸容器和观测容器的材质均为碳钢。
进一步,所述液体三氧化硫容器的底部呈圆弧形。
进一步,所述余料排放口位于液体三氧化硫容器底部的正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所述混合输出口位于液体三氧化硫进口和浓硫酸进口之间,并且靠近液体三氧化硫进口一侧的位置处。
进一步,所述四个支撑连接架呈十字形分布在浓硫酸容器的侧面,并且每个支撑连接架之间与水平面的高度相同,任意所述支撑连接架与浓硫酸容器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视镜为防腐蚀钢化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大硫酸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渤大硫酸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526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