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玻璃成型的加热组件和玻璃热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43792.1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3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胡鹏;张占永;闫秀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岳永先;李健 |
地址: | 100075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板 加热组件 支撑导轨 本实用新型 玻璃成型 玻璃热弯 热膨胀 玻璃成型设备 热膨胀系数 玻璃模具 成型压力 分体设置 夹持固定 加热元件 螺钉紧固 有效减少 不均匀 顶面 成型 承载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成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成型的加热组件和玻璃热弯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1)和夹持固定该加热板(1)的支撑导轨(2),所述加热板(1)的顶面能够承载玻璃模具,所述支撑导轨(2)与所述加热板(1)具有相同的热膨胀系数。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分体设置为具有加热板(1)和支撑导轨(2),该支撑导轨(2)可通过如螺钉紧固安装至机架上并为作为加热元件的加热板(1)提供支撑和固定,由此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因热膨胀不均匀导致的加热板损坏,便于更好地控制成型温度和成型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成型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玻璃成型的加热组件。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该加热组件的玻璃热弯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子设备采用的玻璃显示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2.5D显示屏和3D显示屏等曲面玻璃显示屏受到厂商和消费者的追捧,其制备设备和制备工艺的发展也受到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视。
曲面玻璃显示屏主要采用热弯工艺制成,通常利用玻璃热弯机实施该制备工艺。玻璃热弯机可以设置有加热区域、热成型区域和退火区域,通过推送机构向前推送,以分别实施预热、热弯成型和退火等工艺。在各个区域,玻璃均装载于玻璃模具中,并需由加热组件提供所需热量。
然而,曲面玻璃显示屏对制备工艺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工艺路线复杂、加工难度较高。例如,热弯机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的一体式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通过螺钉等紧固安装至机架上。尽管其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和低廉的材质成本,但由于其热膨胀系数较大,受热、受压后变形量大,易于发生损坏,且无法按照预期均匀地向玻璃传导热量、良好地与装载有玻璃的模具接合,较难控制成型温度和成型压力,导致良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玻璃热弯机良品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玻璃成型的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能够减少或避免因受热变形导致的加热元件损坏,以便更好地控制成型温度和成型压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玻璃成型的加热组件,该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板和夹持固定该加热板的支撑导轨,所述加热板的顶面能够承载玻璃模具,所述支撑导轨与所述加热板具有相同的热膨胀系数。
优选地,所述支撑导轨和所述加热板由非金属陶瓷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非金属陶瓷材料为碳化硅。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多组独立控制的加热管,该加热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玻璃模具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内设置有多组分别与所述加热管对应的温度检测元件。
优选地,所述加热板的顶面形成有导向槽,以在该导向槽的两侧具有凸出形成的导向条。
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至少一端具有模具导向角。
优选地,所述支撑导轨包括彼此相对设置并分别沿所述玻璃模具的输送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元件,所述加热板水平地夹持固定在该导轨元件的定位面之间。
优选地,各个所述导轨元件具有L型截面,以通过支撑面支撑于所述加热板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加热组件的玻璃热弯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组件分体设置为具有加热板和支撑导轨,该支撑导轨可通过如螺钉紧固安装至机架上并为作为加热元件的加热板提供支撑和固定,由此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因热膨胀不均匀导致的加热板损坏,便于更好地控制成型温度和成型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加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热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43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