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LED指示灯的串口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6174.4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3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邵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欣亚磁电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F1/26;G06F1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1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示灯 引脚 隔离通信模块 本实用新型 串口转换器 串行通信技术 实质性效果 长方体形 隔离通信 供电电路 机壳顶部 信号收发 压缩系统 转接器 内空 上电 发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串行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LED指示灯的串口转换器,包括机壳、若干个RS232接口、RS485接口、两个供电电路和若干个隔离通信模块,机壳呈内空的长方体形,若干个RS232接口安装在机壳第一侧,RS485接口安装在机壳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若干个RS232接口的引脚通过隔离通信模块与RS485接口的引脚连接,机壳顶部安装有接收指示灯列、发送指示灯列以及上电指示灯。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效果是:将最多8个RS232的3个引脚与RS485的前24个引脚通过隔离通信连接,充分利用了RS485的引脚,压缩系统模块使用量,同时在转接器上连接指示灯,方便查看信号收发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串行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LED指示灯的串口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串行通信中,RS232接口以及RS48接口是常用的通信接口。RS232与RS485的性能、封装以及工作电压不同,因而适用于不同的功能模块场合。RE232适合短距离的传输,通常为4~5米,RS485适合更长距离的传输,可达一公里。在船舶中应用在不同的系统上。目前船舶往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发展,因而需要将更多的功能模块以及数据整合。因而需要一种将RS232接口以及 RS48接口转换的转换模块。目前的转换模块多为1转1,存在浪费RS485引脚的问题,存在引脚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中国专利CN100561457C,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一种实现RS232和RS485兼容接口的系统及其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接口切换模块,用于完成RS232接口与RS485接口之间的切换;电平转换模块,连接接口切换模块,用于完成RS232接口电平信号与RS232接口TTL电平信号之间,及RS485接口电平信号与RS485接口TTL电平信号之间的转换;及接口控制和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接口切换模块、电平转换模块,用于控制接口切换模块完成RS232接口与RS485接口之间的切换,并处理RS232接口TTL电平信号、RS485接口TTL电平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简化了硬件,降低了人工干预,控制灵活,可靠性高,方便接口数目扩展。但其没有解决引脚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RS232接口与RS485接口转换器存在引脚利用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多可以将8个RS232接口与RS485接口转换的串行通信转换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LED指示灯的串口转换器,包括机壳、若干个RS232接口、RS485接口、供电电路和若干个隔离通信模块,所述机壳呈内空的长方体形,所述若干个RS232接口安装在机壳第一侧,所述RS485接口安装在机壳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若干个RS232接口的引脚通过隔离通信模块与RS485接口的引脚连接,所述机壳顶部安装有接收指示灯列、发送指示灯列以及上电指示灯,所述接收指示灯列包括若干个接收指示灯,所述若干个接收指示灯分别与一个RS232接口的第3引脚连接,所述发送指示灯列包括若干个发送指示灯,所述若干个发送指示灯分别与一个RE232接口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上电指示灯与两个供电电路输入端连接,两个供电电路的输入端均通过开关与船舶供电连接,其中一个供电电路同时为若干个RS232接口供电,另一个供电电路为RS485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为:将机壳第一侧的若干个RS232接口与若干个设备分别连接,将RE232接口的引脚选出3个作为串口通信之用,这三个引脚分别与RS485的27个引脚中的3个连接,如此,一个RS485接口最多可以连接8个RS232接口,只需简单调整串口传输的软件设置,就可以使用一个RS485分出最多8个RS232,充分利用了RS485的引脚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欣亚磁电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欣亚磁电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6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