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5062.0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0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逢辰;吴东;冯云路;张明;张代宏;孙琳;王超;杨爱明;吴晰;徐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A61M3/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管 纵向开口 圈套器 操作环 管腔 圆环 横梁结构 圆柱形管 连接头 牵拉丝 延伸管 伸入 双腔 圈套 器械 本实用新型 顶端设置 外侧设置 左右贯通 腔延伸 腔内 套接 垂直 注射 伸出 | ||
一种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包括后端的操作部及前端的长伸入管,其特征在于,长伸入管被分为两个管腔,一个为圈套器管腔,另一个为冲注管管腔;圈套器管腔内设置圈套及连接圈套的牵拉丝;冲注管管腔内设置冲注管;后端操作部为一圆柱形管;其顶端设置一顶部操作环,圆柱形管上部设置一段左右贯通的纵向开口;纵向开口外侧设置一套接圆环,套接圆环中部设置一经过纵向开口的横梁结构,圆环两侧各设置一两侧操作环;牵拉丝设置于横梁结构上;在纵向开口下侧,且垂直与两侧操作环的平面上设置冲注管腔延伸管;冲注管通过延伸管伸出,且冲注管末端设置一连接注射结构的连接头,连接头外径大于延伸管内径。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消化科息肉切除用圈套器相关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
背景技术
胃肠镜息肉切除时通常会使用到圈套器及其他的冲注器械等,以保证在息肉去除过程中的视野清晰,而目前通常会使用多种手术器械,各种器械都单独进入手术部位,上述方式因为各器械的单独进入,导致手术时间增长,间接增加手术风险。目前因冲注管也为较细的管状结构,其可以实现与圈套器的组合设置,已减少器械置入的数量及时间。
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器械如一种带注射针的可旋转圈套器201520224932.4;
一种两用圈套器201420115567.9;但现有技术的方案仅是公开了将注射针与圈套器进行组合,并简单说明设置分支使的结构。但因为管径长,注射过程中的压力很大,如何实现注射器与接头的有效连接及注射针如何改变位置进行注射,注射管与后端结构如何具体连接以实现注射时各部分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都没有很好的公开,且没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另外各部分结构的布局及设置不方便操作者操作,并不能因为组合使用带给操作者很大的便宜性。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组合器械存在的注射水分及药物接口的结构稳定性部分未公开具体结构及现有技术器械操作便宜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组合器械存在的注射水分及药物接口的结构稳定性部分未公开具体结构及现有技术器械操作便宜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
一种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包括后端的操作部及前端的长伸入管,其特征在于,长伸入管被分为两个管腔,一个为圈套器管腔,另一个为冲注管管腔;圈套器管腔内设置圈套及连接圈套的牵拉丝;冲注管管腔内设置冲注管;后端操作部为一圆柱形管;其顶端设置一顶部操作环,圆柱形管上部设置一段左右贯通的纵向开口;纵向开口外侧设置一套接圆环,套接圆环中部设置一经过纵向开口的横梁结构,圆环两侧各设置一两侧操作环;牵拉丝设置于横梁结构上;在纵向开口下侧,且垂直与两侧操作环的平面上设置冲注管腔延伸管;冲注管通过延伸管伸出,且冲注管末端设置一连接注射结构的连接头,连接头外径大于延伸管内径。通过顶部操作环及两侧操作环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圈套器的操作,另外通过将延伸管设置在两侧操作环的垂直面上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干扰。
进一步,操作部包括纵向开口段及纵向开口下方段,纵向开口下方段的长度不小于纵向开口的长度,纵向开口下方段的设置可以保证延伸管的设置。
进一步,牵拉丝后端设置一段尺寸较前端大的粗牵拉丝段,粗牵拉丝的长度大于纵向开口的长度,不小于纵向开口下方段的长,此种设置的目的为保证牵拉丝在牵拉过程中,在纵向开口出不发生弯折,影响前方圈套的推出。
进一步,粗牵拉丝的长度等于纵向开口下方段的长度,此种设置可以有效减少操作部的长度。
进一步,横向结构上设置一与圆柱形管内径一致的一柱体结构,柱体结构上设置牵拉丝,柱体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延伸管与操作部的连接部分由形状可变的医用塑料管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5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