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15062.0 | 申请日: | 2018-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0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逢辰;吴东;冯云路;张明;张代宏;孙琳;王超;杨爱明;吴晰;徐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A61M3/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管 纵向开口 圈套器 操作环 管腔 圆环 横梁结构 圆柱形管 连接头 牵拉丝 延伸管 伸入 双腔 圈套 器械 本实用新型 顶端设置 外侧设置 左右贯通 腔延伸 腔内 套接 垂直 注射 伸出 | ||
1.一种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包括后端的操作部(4)及前端的长伸入管(1),其特征在于,长伸入管(1)被分为两个管腔,一个为圈套器管腔(11),另一个为冲注管管腔(12);圈套器管腔(11)内设置圈套(2)及连接圈套(2)的牵拉丝(21);冲注管管腔(12)内设置冲注管(3);后端操作部(4)为一圆柱形管;其顶端设置一顶部操作环(41),圆柱形管上部设置一段左右贯通的纵向开口(42);纵向开口(42)外侧设置一套接圆环(43),套接圆环(43)中部设置一经过纵向开口(42)的横梁结构(44),圆环两侧各设置一两侧操作环(45);牵拉丝(21)设置于横梁结构(44)上;在纵向开口(42)下侧,且垂直与两侧操作环(45)的平面上设置冲注管(3)腔延伸管(46);冲注管(3)通过延伸管(46)伸出,且冲注管(3)末端设置一连接注射结构的连接头(31),连接头(31)外径大于延伸管(46)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特征在于,操作部(4)包括纵向开口段(48)及纵向开口下方段(49),纵向开口下方段(49)的长度不小于纵向开口(42)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特征在于,牵拉丝(21)后端设置一段尺寸较前端大的粗牵拉丝(22)段,粗牵拉丝(22)的长度大于纵向开口(42)的长度,不小于纵向开口下方段(49)的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特征在于,粗牵拉丝(22)的长度等于纵向开口下方段(49)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特征在于,横向结构上设置一与圆柱形管内径一致的一柱体结构(441),柱体结构(441)上设置牵拉丝(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特征在于,延伸管(46)与操作部(4)的连接部分(461)由形状可变的医用塑料管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分(461)接一由硬质医用塑料管制成的延伸段;延伸段为直型管(4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特征在于,直型管(47)外侧设置一套接管(471),套接管(471)与直型管(47)上设置对应的移动卡位结构;套接管(471)前方设置一缺口环(472);连接头(31)后的冲注管(3)上设置一突出环(473),突出环(473)设置于缺口环(47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特征在于,移动卡位结构可以为设置在套接管(471)或直型管(47)的突起,及设置在直型管(47)或套接管(471)上对应的阵列的凹槽;或者,套接管(471)及直型管(47)上设置对应的螺纹结构(47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冲注管与圈套器组合的双腔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套器管腔(11)为圆形管腔(6),且圆形管腔(6)贴于伸入管壁上,其余部分为冲注管管腔(12);在圆柱形管的延伸管(46)处设置一供延伸管(46)移动的移动缺口(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150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