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探伤系统及其超声波探测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04235.9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0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守彬;孔晨光;范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探测 探头楔块 模组 超声波探伤系统 飞轮 核电站主泵 收容腔 超声波收发端 本实用新型 超声波探头 缺陷检测 安装端 探测孔 有效地 圆柱面 长度方向一致 缺陷检测过程 圆柱面母线 中空结构 长条形 漏检 连通 收容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探测模组,包括呈长条形的探头楔块及超声波探头。探头楔块为具有收容腔的中空结构。探头楔块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圆柱面,且圆柱面母线的延伸方向与探头楔块的长度方向一致。圆柱面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探测孔。超声波探头包括超声波收发端及安装端。安装端收容并固定于收容腔内。超声波收发端朝向探测孔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波探伤系统。由此,超声波探测模组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对核电站主泵飞轮进行缺陷检测过程中出现漏检、错检等情况,且使得对核电站主泵飞轮缺陷检测的准确性较高。因此,超声波探伤系统及其超声波探测模组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核电站主泵飞轮上缺陷检测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主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探伤系统及其超声波探测模组。
背景技术
核电站主泵是确保核电站安全和可靠运行的最关键动力设备,属于核安全一级,是核岛内唯一旋转设备,其具备流量大、体积大、制造质量要求高、在役阶段后各项检查要求严格等要求。而在役阶段的核电站主泵无损检测包括表面缺陷检测及内部缺陷检测。目前,对工件内部缺陷检测主要采用的是射线检测及超声检测的方式。对于核电站主泵上的细小缺陷,比如主泵飞轮键槽上的缺陷,射线检测并不适用。而传统的超声波检测通常只是利用超声波探头在工件的表面扫查,采用这种传统的超声波检测的方式检测核电站主泵飞轮上的内部缺陷,会存在漏测、误测等情况,大大影响了对核电站主泵飞轮的内部缺陷检测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核电站主泵飞轮内部缺陷检测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核电站主泵飞轮内部缺陷检测可靠性的超声波探伤系统及其超声波探测模组。
一种超声波探测模组,用于检测核电站主泵飞轮的缺陷,所述核电站主泵飞轮的表面设置有检验孔,所述超声波探测模组包括:
呈长条形的探头楔块,为具有收容腔的中空结构,所述探头楔块的外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圆柱面,且所述圆柱面母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探头楔块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圆柱面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探测孔;
超声波探头,包括超声波收发端及安装端,所述安装端收容并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超声波收发端朝向所述探测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收发端端面的外边缘与所述探测孔的内边缘抵接且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头楔块的外表面还包括与所述圆柱面连接的平面,所述平面沿所述探头楔块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维修孔,所述维修孔与所述探测孔相对设置,所述超声波探测模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维修孔的边缘,以覆盖所述维修孔,且所述挡板与所述安装端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杆,所述支杆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及手持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探头楔块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T形导向筒,所述T形导向筒包括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及设置于所述中空筒状结构一端外周缘的限位部,所述支杆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中空筒状结构,且所述支杆与所述中空筒状结构的内壁部分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T形导向筒还包括与所述中空筒状结构同轴设置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沿所述中空筒状结构具有所述限位部一端的开口边缘的周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声束指向手柄,所述声束指向手柄固定于所述手持端,且所述声束指向手柄上设置有指向标识,所述指向标识用于表示所述超声波探头的超声波发射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杆沿其轴向设置有刻度。
一种超声波探伤系统,包括;
超声波探测模组;
显示屏,与所述超声波探头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042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