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向稳定杆安装架及汽车后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4346.6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1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严翔;唐君俊;彭斌;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张栋栋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稳定杆 后安装板 前安装板 安装架 汽车后悬架 加强件 本实用新型 汽车 汽车行驶安全 安装结构 空腔结构 汽车横向 相对设置 成空腔 后横梁 后纵梁 稳定杆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横向稳定杆的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向稳定杆安装架及汽车后悬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向稳定杆安装架包括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加强件;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相对设置,加强件位于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之间且分别与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固定连接,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加强件的底部均与汽车后横梁和汽车后纵梁固定连接并围成空腔结构,横向稳定杆分别与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位于空腔结构上方的部位固定连接。汽车后悬架包括上述横向稳定杆安装架。上述横向稳定杆安装架及汽车后悬架,可提高汽车的NVH性能,保证汽车行驶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横向稳定杆的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向稳定杆安装架及汽车后悬架。
背景技术
横向稳定杆是汽车后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能够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改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与汽车的后横梁及后纵梁的安装点强度是衡量车身底盘硬点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汽车后悬架的横向稳定杆处受力是多方向的,且时刻处于动态的振动工况中,现有的连接横向稳定杆的安装架强度差,容易开裂,造成汽车失稳,NVH性能较差,行驶在不平路面上容易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稳定杆脱落,出现安全事故。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横向稳定杆安装架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安装架及汽车后悬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横向稳定杆安装架存在的强度差,容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向稳定杆安装架,包括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加强件。
其中,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后安装板相对设置,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前安装板和所述后安装板之间,且所述加强件分别与所述前安装板和所述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前安装板、所述后安装板和所述加强件的底部均与汽车后横梁和汽车后纵梁固定连接并围成空腔结构,横向稳定杆分别与所述前安装板和所述后安装板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上方的部位固定连接。
所述前安装板和所述后安装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后安装板上的安装孔、横向稳定杆上的安装孔和所述前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与所述螺母配合,所述螺栓位于所述空腔结构的上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侧向加强板和第二侧向加强板,所述第一侧向加强板为弧形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侧向加强板的一端与汽车后横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向加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向加强板与汽车后纵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向加强板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向加强板固定连接且横向设置,所述支撑部与汽车后横梁固定连接且由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侧向加强板由下而上向内倾斜设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向加强板上设置有翻边结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前安装板和所述后安装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后安装板上的安装孔、横向稳定杆上的安装孔和所述前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与所述螺母配合,所述螺栓位于所述空腔结构的上方,所述螺母与所述前安装板为相互分离的结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横向稳定杆安装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前安装板远离所述后安装板的一侧,且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正对所述安装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限制所述螺母的位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横向稳定杆安装架还包括中支撑板,所述中支撑板为U形板状结构,所述中支撑板的两个侧板部分别与所述前安装板和所述后安装板贴合设置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部上均开设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中支撑板的底板与所述加强件的顶部贴合设置且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43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