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排水的脱蜡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89731.1 | 申请日: | 2018-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4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帅;黄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莱克铸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贺 |
地址: | 3235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蜡 外炉体 水液 引导槽 内炉胆 蜡槽 快速排水 刮片 炉口 外周 室内 本实用新型 地面接触 相对设置 加热部 排水阀 泄气阀 支撑座 炉盖 内凹 内开 内周 外壁 外炉 下端 转动 电机 互通 排水 体内 驱动 | ||
一种快速排水的脱蜡釜,包括外炉体,外炉体内安装有内炉胆,内炉胆内安装有加热部,内炉胆内安装有脱蜡室,外炉体一端开有进入脱蜡室内的炉口,炉口上安装有炉盖,外炉体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外炉体的底部外周面上安装有与脱蜡室互通的集蜡槽,集蜡槽上安装有通至集蜡槽内的脱蜡阀、排水阀,其中脱蜡室的下端内周面上开有一对相对设置且内凹的水液引导槽,水液引导槽上设有一对刮片,外炉体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刮片转动的第一电机,外炉体上安装有通至脱蜡室内的泄气阀。本实用新型在脱蜡釜内开设有水液引导槽,通过水液引导槽将大部分水液带走,减少与蜡交融的水量,从而在取蜡时可以减少排水的时间,提高效率,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蜡釜,尤其是一种快速排水的脱蜡釜。
背景技术
现有的熔模精密铸造整齐脱蜡釜提供给磨具较高的蒸汽压和温度,模具内的蜡高温融化流出,工厂广泛采用的脱蜡及蜡料输送办法中,脱蜡后水和液体蜡料完全混和,靠人工送到除水桶内,因其温度高达150℃,无论通过先静置后搅拌除水,还是直接搅拌除水,都要经过24h以上的处理,才能得到理想的蜡料,而在其工作过程中,由于脱蜡釜自身的散热和脱蜡釜门的打开和关闭,造成脱蜡釜四周筒壁温度下降,脱蜡釜中的水蒸气在筒壁上直接冷凝成水。蜡水混合在一起,增加了蜡的含水量,使除水时间延长,使得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快速排水的脱蜡釜,减少水液与蜡的交融,较少蜡的含水量,减少出水时间,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快速排水的脱蜡釜,包括外炉体,外炉体内安装有内炉胆,内炉胆内安装有加热部,内炉胆内安装有脱蜡室,外炉体一端开有进入脱蜡室内的炉口,炉口上安装有炉盖,外炉体的外周面上安装有与地面接触的支撑座,外炉体的底部外周面上安装有与脱蜡室互通的集蜡槽,集蜡槽上安装有通至集蜡槽内的脱蜡阀、排水阀,其中脱蜡室的下端内周面上开有一对相对设置且内凹的水液引导槽,水液引导槽与排水阀配合使用,水液引导槽设有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第一引导部为矩形设置,第二引导部为三角设置,第一引导部上设有与第一引导部匹配的一对刮片,外炉体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刮片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转轴安装于刮片的外端处,外炉体上安装有通至脱蜡室内的泄气阀。这样,脱蜡釜通过蒸汽实现对蜡磨进行加热脱蜡,但是蒸汽易产生水蒸气,水蒸气易于与蜡交融,从而使得蜡中带水,如此一来即需要人工进行水蜡分离,该结构的脱蜡釜提供引导水流动的引导槽,使得附于脱蜡室内壁上的水滴可经引导槽被引导至指定排水处,如此一来大量的水滴即不会直接滴入脱蜡室底部与蜡交融,且水液引导槽分为两部分,第一引导部为正常引导,第二引导部为目的性引导,将水液引导至连通排水阀的出液管处,使得水液聚集于此一同排出,故第二引导部为三角设置,为了进一步提升排水效果,故在第一引导部上设置刮片,利用刮片刮去水滴,提升排水效果,使用效果好,方便快捷。
进一步完善,外炉体的上端外周面上连接有通至内炉胆内的连接管,连接管的端头上安装有风叶安装管,风叶安装管内安装有风叶,其中外炉体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风叶转动的第二电机。这样,通过风叶转动实现产风,利用风流来加快内炉胆内热量的流通,加快内炉胆的温度的提升,减少资源损耗,节约成本。
进一步完善,外炉体上安装有检测脱蜡室室内温度的测温表。这样,如此一来即可监测脱蜡室室内的温度,从而获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也可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起到良好的监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脱蜡釜内开设有水液引导槽,通过水液引导槽将大部分水液带走,减少与蜡交融的水量,从而在取蜡时可以减少排水的时间,提高效率,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莱克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莱克铸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89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形成接管卡块的砂型
- 下一篇:转向管支架浇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