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频谐振式列车占压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7337.6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9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华;张勇;王杰;程颖;董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卫节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回路 接收匹配单元 谐振控制信号 匹配单元 智能轨道 发送单元 检测设备 接收单元 谐振频率 轨道 电容盒 短路线 谐振式 发送 单频 钢轨 列车 本实用新型 变化判断 钢轨连接 轨道电流 检测区域 传输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单频谐振式列车占压检测设备,至少包括智能轨道模块、发送匹配单元、接收匹配单元、电容盒和短路线,其中,电容盒设置在两钢轨之间,用于与钢轨连接并形成一定谐振频率的轨道谐振回路;短路线设置在两钢轨的端部,用于限制轨道电流的流动范围;智能轨道模块中设置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发送单元与发送匹配单元相连接,用于产生与轨道谐振回路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控制信号,并通过发送匹配单元传输至轨道谐振回路;接收单元与接收匹配单元相连接,用于接收经轨道谐振回路、接收匹配单元后的谐振控制信号;智能轨道模块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谐振控制信号的变化判断列车是否进入检测区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列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电车专用智能化全电子执行单元的单频谐振式列车占压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有轨电车建设项目中,由于国内有轨电车专用轨道电路尚无成熟型产品,有轨电车道岔区列车空闲/占用检测设备通常只能选用计轴设备或进口的有轨电车专用轨道电路,而实际工程中计轴安装在共用路权空间受干扰的情况时有发生,且不能与车辆本身的磁轨制动很好的匹配,容易导致产生红光带,而轨道电路又完全依靠进口,且两者造价都相对较高。
因此急需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轨电车专用轨道电路,以应用于现有国内有轨电车轨道控制,同时,在后续的国内有轨电车建设中,正线道岔区配置有轨电车专用轨道电路的方案将成为一种趋势。单频谐振式轨道电路无需绝缘节,可对轨道占用、空闲或断轨进行检测,且在设备发生故障时,故障导向安全;谐振式轨道电路具有易调试、易安装、抗干扰性能强等优点,完全满足铁路上对于可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故,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频谐振式列车占压检测设备,从而实现有轨电车钢轨上车辆的占用或空闲检测,保证电车在联锁区域行车安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频谐振式列车占压检测设备,至少包括智能轨道模块、发送匹配单元、接收匹配单元、电容盒和短路线,其中,
所述电容盒设置在两钢轨之间,用于与钢轨连接并形成一定谐振频率的轨道谐振回路;
所述短路线设置在两钢轨的端部,用于限制轨道电流的流动范围;
所述发送匹配单元与接收匹配单元与两钢轨相连接,用于在轨道谐振回路中传输谐振控制信号;
所述智能轨道模块中设置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发送单元与发送匹配单元相连接,用于产生与轨道谐振回路谐振频率相同的谐振控制信号,并通过发送匹配单元传输至轨道谐振回路;
所述接收单元与接收匹配单元相连接,用于接收经轨道谐振回路、接收匹配单元后的谐振控制信号;
所述智能轨道模块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谐振控制信号的变化判断列车是否进入检测区域。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轨道模块还用于根据所接收到的谐振控制信号的变化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通过电缆分别与发送匹配单元和接收匹配单元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轨道模块还设置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发送单元状态(电压、电流、频率)、接收单元状态(电压、频率)、板卡健康状态、通道故障状态相关信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轨道模块具有独立的地址,通过拨码开关设置不同的模块编码组合的方式进行标识,当模块编码与机笼槽位地址一致时,智能轨道模块才能正常工作。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均采用二取二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号万全信号设备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7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用机车车辆防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