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75522.1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7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王成才;杨子赫;陈嘉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572427 海南省陵水县英***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鱼 夹持部 活塞 第一空腔 回收装置 缸筒 单向运动 夹持组件 夹住 按压 浮力作用 内壁滑动 回收 半封闭 套在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回收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设置缸筒和夹持部,缸筒设置有半封闭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与夹持部连接,夹持部带动活塞在第一空腔内单向运动,通过将夹持部套在机器鱼上部,将机器鱼向水下按压,在浮力作用下,机器鱼将夹持部向上推,带动活塞在缸筒内运动,当夹持部紧紧夹住机器鱼时,由于活塞在第一空腔内只能单向运动,夹持部始终会紧紧夹住机器鱼,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回收装置可以将机器鱼进行回收,能够解决机器鱼回收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鱼属无人无缆潜航器范畴,布放时可吊放,但回收时由于人在甲板,机器鱼在海面,随波浪起伏,难以用钩锁套住回收。并且机器鱼壳体结构常为复杂流体曲线结构。因此回收较为困难,耗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降低回收难度、操作简单的回收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设置缸筒和夹持部,缸筒设置有半封闭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与夹持部连接,夹持部带动活塞在第一空腔内单向运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夹持部套在机器鱼上部,将机器鱼向水下按压,在浮力作用下,机器鱼将夹持部向上推,带动活塞在缸筒内运动,当夹持部紧紧夹住机器鱼时,由于活塞在第一空腔内只能单向运动,夹持部始终会紧紧夹住机器鱼,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回收装置可以将机器鱼进行回收,能够解决机器鱼回收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至3,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包括夹持组件,夹持组件设置缸筒10和夹持部20,缸筒10设置有半封闭第一空腔11,第一空腔11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12,活塞12与夹持部20连接,夹持部20带动活塞12在第一空腔11内单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夹持部用于夹持住机器鱼的壳体,通过将夹持部套在机器鱼上部,将机器鱼向水下按压,在浮力作用下,机器鱼将夹持部向上推,带动活塞在缸筒内运动,当夹持部紧紧夹住机器鱼时,由于活塞在第一空腔内只能单向运动,夹持部始终会紧紧夹住机器鱼不会松开,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回收装置可以将机器鱼进行回收。降低了回收机器鱼的难度。
进一步,夹持部20包括至少两个相向弯曲的夹持爪21,活塞12上固定连接有活塞爪22,各夹持爪21分别与缸筒10和活塞爪22铰接,构成摇杆滑块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55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全海深的无缆式海底观测平台
- 下一篇:一种无人潜水器履带式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