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插接充电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74948.5 | 申请日: | 201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1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熠炜;定律;轩豪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义乌人工智能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占宇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机构 桩体 电动推杆 充电头 横梁 本实用新型 充电插口 充电装置 导轨移动 电动汽车 充电臂 充电桩 插接 通孔 摄像头 驱动 从前至后 横梁升降 横梁转动 人工操作 升降机构 移动机构 自动充电 自行定位 伸缩端 转动轴 导轨 充电 垂直 体内 便利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插接充电桩。它包括导轨以及可沿导轨移动的充电装置,充电装置包括桩体,桩体底部设有可沿导轨移动的移动机构,桩体上设有从前至后贯穿桩体的通孔,通孔内设有充电臂,充电臂包括横梁、电动推杆、充电头和第一转动机构,电动推杆设置在横梁上且与横梁相互垂直,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充电头设置在第一转动机构的转动轴端部,充电头上设有摄像头,桩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横梁升降的升降机构和用于驱动横梁转动的第二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自行定位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口,自动将充电头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口,实现自动充电,无需人工操作,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插接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现有的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时,需人将充电桩上的充电头取下,连带着充电线一起,插入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插口,需纯人工完成操作,且充电桩一般在室外,充电头和充电线较脏,易弄脏操作人的身体和衣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插接充电桩,其能够自行定位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口,自动将充电头插入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口,实现自动充电,无需人工操作,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插接充电桩,包括导轨以及可沿导轨移动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底部设有可沿导轨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桩体上设有从前至后贯穿桩体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充电臂,所述充电臂包括横梁、电动推杆、充电头和第一转动机构,所述横梁与导轨相互平行,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横梁上且与横梁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设置在电动推杆的伸缩端,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转动轴垂直于横梁与电动推杆构成的平面,所述充电头设置在第一转动机构的转动轴端部,所述充电头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桩体内设有用于驱动横梁升降的升降机构和用于驱动横梁转动的第二转动机构。
在本技术方案中,移动机构用于调整充电臂的左右位置,升降机构用于调整充电臂的高度,第二转动机构用于调整充电臂的朝向,电动推杆用于充电头沿充电臂设置方向前后移动,第一转动机构用于调整充电头在充电臂上左右转动。
充电桩工作时,摄像头采集电动汽车图像定位充电插口位置,通过移动机构、升降机构、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电动推杆的相互配合运动,实现充电头在五个自由度运动,最终完成插入充电插口的动作,给电动汽车充电。由于充电头能够在五个自由度运动,当出现车子停歪、停倒、没停到位以及充电插口位置高度随不同车型发生变化的情况时,本充电桩都能够完成充电头插入电动汽车充电插口的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电机套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电机套与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电机套内,所述充电头与电机套铰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用于驱动充电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推杆通过连接体与横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推杆末端与连接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体与横梁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桩体内左右两侧设有空腔,所述通孔左右侧壁分别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条形孔,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滚珠丝杠、配合体和驱动滚珠丝杠转动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配合体与滚珠丝杠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两端分别穿过同侧的条形孔与对应的配合体铰接。
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滚珠丝杆转动,配合体随着滚珠丝杠的顺/逆时针回转而作上下直线运动,带动充电臂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义乌人工智能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义乌人工智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4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电桩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