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外观面纹路被行位拖伤的塑胶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9827.3 | 申请日: | 2018-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0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知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壳体 第二液压缸 第一液压缸 固定设置 连接杆 行位 塑胶模具结构 推杆 本实用新型 垫片 底座顶部 第二型腔 工件外观 活动设置 壳体内部 推杆通道 底座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外观面纹路被行位拖伤的塑胶模具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液压缸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在第一型腔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杆通道,所述推杆远离第一液压缸的一端穿过第一壳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内活动设置第一垫片、第二垫片,有效的防止了工件外观面纹路被行位拖伤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外观面纹路被行位拖伤的塑胶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的过程中,通常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然后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部件加工方法。
现有的塑胶模具有以下不足:
1.现有的塑胶模具在工件取出型腔的过程中,原料液凝固为工件的时候,因原料液与型腔内部接触,所以在取出的时候,工件的部分可能与型腔内部连接,这种连接可能使工件的外观纹路会被行拉拖伤,从而降低了工件的产品质量,造成工件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发生;
2.现有的塑胶模具在工件制作完成后,工件可能依然含有原料液时的高温,如果工作人员贸然去取走工件,这种高温可能会烫伤工作人员,从而使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注塑工作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外观面纹路被行位拖伤的塑胶模具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外观面纹路被行位拖伤的塑胶模具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推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二液压缸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在第一型腔靠近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推杆通道,所述推杆远离第一液压缸的一端穿过第一壳体,所述底座顶部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型腔,所述第一型腔、第二型腔顶部之间固定设置有入液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腔内侧活动设置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型腔内部活动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在第一型腔两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在第二型腔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二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在第一型腔一侧推杆通道上方固定设置有加热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在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之间固定设置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底部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收纳盒内部一端固定设置有制冷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内侧设置第一垫片、第二垫片,通过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使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固定在第一型腔、第二型腔内,同时也可以使其随着工件的取出而随着工件取出,工件制作完成后,可通过人工打开垫片,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外观纹路不会被行位拖伤,提高了工件的产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知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知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98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流道模具隧道抽芯行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快速热循环高光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