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提高清淤作业效率的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7903.7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9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易胜强;朱宗俊;向彬;刘超;陈翔;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杉树垭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B08B9/093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4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池 清淤 倾斜段 水平段 底板 作业效率 排泥管 高压冲洗 倾斜向下 曝气管 侧壁 冲洗 | ||
一种能够提高清淤作业效率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由底板以及侧壁组成,所述的底板包括位于中部的水平段以及位于两侧的倾斜段,倾斜段由沉淀池两端向水平段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的水平段上设有排泥管,排泥管内部套设有曝气管;所述的倾斜段上等间距设有多根相互水平的高压冲洗管。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沉淀池清淤效果,并省去人工冲洗步骤,提高沉淀池清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特别是一种能够提高清淤作业效率的沉淀池。
背景技术
现有沉淀池排泥工艺为排空沉淀池清水后,利用渣浆泵将污泥泵至污泥干化池实现排泥。其缺点是:现有沉淀池底部较平,污泥沉淀均匀分散,每次排水清淤均需要人工高压水枪对池底冲洗,配合渣浆泵抽淤排泥,因渣浆泵泵头较高,导致每次清淤都需要反复冲洗、抽泥、冲洗、抽泥,不仅工效低,而且淤泥清理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清淤作业效率的沉淀池,能够有效提升沉淀池清淤效果,并省去人工冲洗步骤,提高沉淀池清淤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提高清淤作业效率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由底板以及侧壁组成,所述的底板包括位于中部的水平段以及位于两侧的倾斜段,倾斜段由沉淀池两端向水平段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的水平段上设有排泥管,排泥管内部套设有曝气管;
所述的倾斜段上等间距设有多根相互水平的高压冲洗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排泥管、高压冲洗管和曝气管其中一端均穿过侧壁并分别与不同的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水平段上设有定位槽,排泥管固定设置在定位槽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排泥管上设有多个朝上的排泥孔,排泥孔的孔径为10-15mm,排泥孔设置在定位槽的顶面开口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高压冲洗管上设有多个朝向倾斜段的喷水孔,喷水孔的孔径为3-5mm。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曝气管上设有多组曝气孔,同一组内的多个曝气孔之间等夹角设置,曝气孔的孔径为1-3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能够提高清淤作业效率的沉淀池,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沉淀池底板设计为两侧高中部低的结构,能够保证清淤的效率,解决了水平底板需要反复冲洗、抽泥导致的清淤作业耗时长的问题;
(2)排泥管所在高度低于底板顶面,能够避免泵头高于底板顶面导致需要多次泵送渣浆造成的清淤作业耗时长、能耗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水平段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曝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沉淀池1,底板2,水平段201,倾斜段202,侧壁3,排泥管4,排泥孔401,高压冲洗管5,喷水孔501,曝气管6,曝气孔601,定位槽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中,一种能够提高清淤作业效率的沉淀池,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由底板2以及侧壁3组成,所述的底板2包括位于中部的水平段201以及位于两侧的倾斜段202,倾斜段202由沉淀池1两端向水平段201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所述的水平段201上设有排泥管4,排泥管4内部套设有曝气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杉树垭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杉树垭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7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性涤纶面料废水的沉淀池
- 下一篇:一种沙滤系统洗砂回水砂砾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