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7375.5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9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李昆仑;岳秋林;李宝君;孙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40 | 分类号: | C12M1/40;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江莉莉 |
地址: | 25035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解装置 发酵罐 酶解罐 酵素 本实用新型 海洋鱼蛋白 乳酸菌 第一搅拌装置 多菌种发酵 酵母菌种子 酸碱调节剂 一体式生产 方便安全 管道连接 搅拌装置 进水管道 人力成本 生产效率 依次并联 打浆机 连续化 酶制剂 鱼蛋白 种子罐 多管 后熟 酶解 蛋白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该水解装置包括:通过管道相连接的酶解罐与发酵罐,酶解罐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打浆机的出口相连接;酶解罐的内部有第一搅拌装置,酶解罐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进水管道、酶制剂管道、酸碱调节剂管道;发酵罐内部同样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发酵罐的上部还通过管道依次并联连接有乳酸菌种子罐和酵母菌种子罐;发酵罐的下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后熟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提供多酶种酶解、多菌种发酵,提高了鱼蛋白酵素的蛋白质量和产量;(2)多管口投酶投菌,使用更加方便安全;(3)连续化一体式生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解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海洋鱼类酵素专用水解装置,鲜有文献作过相关的披露。
CN206680419U公开了一种沙蟹蛋白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桶和与水解桶相配的搅拌装置,所述水解桶内设有过滤器,所述水解桶顶部设有投料器,水解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过滤器位 于出料口上方;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水解桶外的电机和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的搅拌轴, 所述搅拌轴伸入到桶体内,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法兰轴承, 法兰轴承与过滤器固定连接。
以上的水解装置设置有水解桶和搅拌装置,上述的装置所解决的问题是实 现沙蟹的水解,提供了水解设备,解决目前水解效率低,不均匀的的问题。但是针对于具有特定工艺的海洋鱼蛋白酵素水解,其并不适用,海洋鱼蛋白酵素水解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酶解、在至少两种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进行发酵以及后熟处理,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的具有特定工艺的海洋鱼类酵素水解工艺设计一套专用的水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实现多酶种酶解多菌种发酵且可连续化一体式生产的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
海洋鱼蛋白酵素专用水解装置,该水解装置包括:
通过管道相连接的酶解罐与发酵罐,酶解罐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打浆机的出口相连接;
酶解罐的内部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搅拌装置的上部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相连接且第一搅拌装置由第一电机所驱动;
酶解罐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进水管道、酶制剂管道、酸碱调节剂管道;
酶解罐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夹套,第一夹套的下部有第一热媒进入管道;
发酵罐内部同样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的上部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相连接且第二搅拌装置由第二电机所驱动;发酵罐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夹套,第二夹套的下部有第二热媒进入管道;
发酵罐的上部还通过管道依次并联连接有乳酸菌种子罐和酵母菌种子罐;乳酸菌种子罐和酵母菌种子罐的出口处分别设置有阀门;
发酵罐的下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后熟罐。
打浆机与酶解罐之间的管道上、酶解罐与发酵罐之间的管道上、发酵罐与乳酸菌种子罐之间的管道上、发酵罐与后熟罐之间的管道上均有输送泵。
进水管道、酶制剂管道、酸碱调节剂管道、第一热媒进入管道和第二热媒进入管道上均有对应的阀门。
发酵罐的上顶部有排气阀。
第一夹套的上部有第一热媒排出管道;第二夹套的上部有第二热媒排出管道;第一热媒排出管道和第二热媒排出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第一夹套和/或第二夹套的外壁有隔热层,隔热层由外至内依次为铝箔玻纤布热网反辐射层、岩棉层和聚酰氨树脂层。
后熟罐的下部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航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7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