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邻或对苯二甲酸酯生产用酯化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4768.0 | 申请日: | 2018-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9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朋;骆杨闽;邱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化澳佳永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80 | 分类号: | C07C69/80;C07C69/82;C07C6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李薇;田阳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酯化反应釜 分离器 醇水 酯化冷凝器 循环醇 酯化塔 底端 对苯二甲酸酯 酯化反应系统 饱和蒸汽 出料管道 顶端入口 内盘管 外盘管 循环水 本实用新型 不凝气出口 同轴心设置 凝液出口 出料泵 回流管 回收罐 进料口 尾气罐 再回收 外壁 酯化 连通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邻或对苯二甲酸酯生产用酯化反应系统,酯化反应釜内设有同轴心设置的循环水内盘管和饱和蒸汽内盘管,酯化反应釜外壁上设有循环水外盘管和饱和蒸汽外盘管,酯化反应釜的底端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出料管道,出料管道上安装有酯化出料泵;酯化塔设置在酯化反应釜的上部,酯化冷凝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与酯化塔的顶端连通,酯化冷凝器的凝液出口与醇水分离器的顶端入口通过管道相连通,酯化冷凝器的不凝气出口与尾气罐的顶端入口通过管道相连通;醇水分离器的底端分别通过管道醇水回收罐和循环醇罐的顶部相连通;循环醇罐的底端通过循环醇回流管与酯化塔的顶部和醇水分离器的顶部相连通。醇再回收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邻或对苯二甲酸酯生产用酯化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邻(对)苯二甲酸酯是由邻苯二甲酸酐和相应的醇,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一分子羧酸与一分子醇发生当量酯化反应,达到反应平衡时,仅有2/3分子酯生成。为使酯的浓度增大,可添加过量的醇,所以在对本二甲酸辛酯的生产过程中,对苯二甲酸与辛醇的比例为1:2.48(wt%),同时可以利用辛醇与水可形成共沸物(沸点99.1℃)的特性脱除反应生成的水。催化剂添加比例为对苯二甲酸质量的1‰。
由于过量醇的添加,后续的醇分离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醇的再利用率低,造成醇分离过程中的醇不能完全被回收利用,存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醇再利用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邻或对苯二甲酸酯生产用酯化反应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邻或对苯二甲酸酯生产用酯化反应系统,包括内设搅拌机构的酯化反应釜、酯化塔、酯化冷凝器、醇水分离器、尾气罐和循环醇罐;
所述酯化反应釜的顶端设有用于供应邻苯二甲酸酐的苯酐上料机构,所述酯化反应釜的顶部还设有与其相连通的低压氮气输送管、醇输送管以及催化剂输送管,所述催化剂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催化剂储罐的底端相连通,所述酯化反应釜内设有同轴心设置的循环水内盘管和饱和蒸汽内盘管,所述酯化反应釜外壁上设有循环水外盘管和饱和蒸汽外盘管,所述酯化反应釜的底端设有与其相连通的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管道上安装有酯化出料泵;
所述酯化塔设置在所述酯化反应釜的上部,所述酯化塔的最低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酯化反应釜和所述出料管道相连通,所述酯化反应釜的顶部通过管道与所述酯化塔的中下部相连通;(酯化塔的作用是蒸发气相与循环醇液相进行换热)
所述酯化冷凝器的进料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酯化塔的最顶端相连通,所述酯化冷凝器的凝液出口与所述醇水分离器的顶端入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酯化冷凝器的不凝气出口与所述尾气罐的顶端入口通过管道相连通;
所述醇水分离器的底端分别通过管道与用于回收醇水的醇水回收罐和用于回收醇的所述循环醇罐的顶部相连通;
所述循环醇罐的底端通过循环醇回流管与所述酯化塔的顶部和所述醇水分离器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循环醇回流管上设有循环醇回流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尾气罐的顶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醇水分离器的顶端以及所述醇水回收罐通过管道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尾气罐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醇罐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酯化塔的中上部以及醇水分离器的中上部均通过管道与后处理过程中的醇接收罐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饱和蒸汽内盘管设置在所述循环水内盘管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循环水内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水上水管和循环水回水管相连通,所述循环水外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循环水上水管和循环水回水管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化澳佳永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渤化澳佳永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4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OP生产后处理用醇酯分离系统
- 下一篇:一种DOP生产用后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