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石油泄漏智能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53122.0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8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莫才颂;吕运容;段志宏;陈奕均;李伟明;傅树霞;范志卿;丛广佩;张小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3/38 | 分类号: | G01M3/38 |
代理公司: | 茂名市穗海专利事务所 44106 | 代理人: | 高锡珍 |
地址: | 52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石油 紫外线接收器 实时检测 泄漏检测设备 智能检测设备 紫外线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 石油泄漏 泄漏 继电器 透镜 太阳能发电板 从上至下 污染现象 智能 蜂鸣器 螺纹杆 螺纹管 贯穿 灯板 滤镜 内壁 内腔 示警 竖杆 支杆 电源 海面 延伸 配合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石油泄漏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贯穿设置有紫外线接收器,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紫外线发射器,所述紫外线接收器和紫外线发射器的顶部均延伸至箱体的内腔,所述紫外线接收器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透镜和滤镜。本实用新型通过继电器、电源、竖杆、灯板、蜂鸣器、支杆、太阳能发电板、螺纹管和螺纹杆的进行配合,实现了海上石油泄漏检测设备可以智能实时检测的目的,对海面进行实时检测,能够在石油泄漏时能够及时示警,有效避免了因石油泄漏无法及时发现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现象的出现,解决了海上石油泄漏检测设备无法进行智能实时检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上石油泄漏智能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海上石油泄露往往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海上石油泄漏检测设备是用来对石油泄漏进行检测的一种设备,在石油的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海上石油泄漏检测设备对油检测需要将水样吸取到仪器内部,操作比较繁琐且无法实现实时智能检测,不能及时对石油泄漏进行警示,导致石油泄漏无法及时发现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推出了一种海上石油泄漏智能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石油泄漏智能检测设备,具备海上石油泄漏检测设备可以智能实时检测的优点,解决了海上石油泄漏检测设备无法进行智能实时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石油泄漏智能检测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贯穿设置有紫外线接收器,所述箱体底部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紫外线发射器,所述紫外线接收器和紫外线发射器的顶部均延伸至箱体的内腔,所述紫外线接收器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透镜和滤镜,所述紫外线接收器的顶部贯穿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信号放大器,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信号转换器、中央处理器、信号接收器、信号发送器、继电器和电源,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灯板,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支块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且位于支杆的左侧通过转杆活动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延伸至螺纹管的外部并通过转杆与太阳能发电板的底部活动连接;
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输出端与电源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和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均与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和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灯板、蜂鸣器和信号发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正面的底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竖杆,所述螺纹竖杆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螺纹竖杆远离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环,所述手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紫外线接收器、紫外线发射器、透镜、滤镜、光电传感器、信号放大器、信号转换器、中央处理器、信号接收器、信号发送器、继电器、电源、竖杆、灯板、蜂鸣器、支杆、太阳能发电板、螺纹管和螺纹杆的进行配合,实现了海上石油泄漏检测设备可以智能实时检测的目的,对海面进行实时检测,能够在石油泄漏时能够及时示警,有效避免了因石油泄漏无法及时发现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现象的出现,解决了海上石油泄漏检测设备无法进行智能实时检测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53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