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浇筑圆拱形涵洞上部的组合钢模板的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3795.1 | 申请日: | 2018-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4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彬彬;陈敏;叶先鸿;张昶;周国太;王玉成;付克华;杨名锂;陈志林;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梁 组合钢模板 牵引梁 轴承轮 圆拱形 卷扬机 涵洞 外侧表面 移动装置 钢轨道 中心距 钢轨 浇筑 垂直 滚动 本实用新型 导向轮固定 后导向轮 钢丝绳 导向轮 直线段 条钢 轻便 平行 牵引 节约 轨道 移动 制作 | ||
一种浇筑圆拱形涵洞上部的组合钢模板的移动装置,其要点在于它由卷扬机、钢轨道、轴承轮、牵引梁、主梁、导向轮构成,两条钢轨道位于两侧,由两牵引梁及主梁相互垂直形成矩形,主梁与钢轨道平行并位于钢轨道上方,轴承轮固定于主梁下方,轴承轮的滚动中心线与主梁垂直,轴承轮在钢轨道上表面滚动,两个导向轮固定于主梁的下方,分别位于主梁的两端,固定后导向轮的外侧表面与牵引梁的中心距大于组合钢模板外侧表面与牵引梁的中心距,卷扬机的钢丝绳与牵引梁连接,组合钢模板固定于主梁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轻便灵巧。不仅适用圆拱形涵洞上部的组合钢模板的移动,也可适用于直线段的模板牵引,缩短模板的安拆时间,极大节约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机械领域,涉及组合钢模板移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模板安装拆除已逐渐按照向节约型、安全型、经济型发展。模板安装、拆卸、移动等要求能够实现半自动化。台车作为一种集模板安装、拆卸、移动一体的半自动化设备已普遍被大家认可,台车的发明极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供了简便的作业环境。但是台车也存在缺点:台车制作成本高、不适用于拱形或不规则底板。遇到圆拱形底板,如果采用传统满堂支架法进行搭设,需要安装及拆卸,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如采用台车需要将底板分成两次浇筑,预留平整的钢轨铺设平面,待顶板浇筑完成后再将底板的平面浇筑成圆拱形,工期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组合钢模板拆除过程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节约、经济的、适合于圆拱形底板的浇筑圆拱形涵洞上部的组合钢模板的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浇筑圆拱形涵洞上部的组合钢模板的移动装置,其要点在于它由卷扬机、钢轨道、轴承轮、牵引梁、主梁、导向轮构成,两条钢轨道位于两侧,由两牵引梁及主梁相互垂直形成矩形,主梁与钢轨道平行并位于钢轨道上方,轴承轮固定于主梁下方,轴承轮的滚动中心线与主梁垂直,轴承轮在钢轨道上表面滚动,两个导向轮固定于主梁的下方,分别位于主梁的两端,固定后导向轮的外侧表面与牵引梁的中心距大于组合钢模板外侧表面与牵引梁的中心距,卷扬机的钢丝绳与牵引梁连接,组合钢模板固定于主梁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利用卷扬机、轴承轮、牵引梁、主梁、导向轮构成的可移动支撑架,将钢轨道固定于已浇筑好的圆拱形涵洞下部的磨耗层上,无需平整地面,不受地面情况的影响,成本低,工期短。
主梁采用10#工字钢制作而成,主梁长度为2-5米,每条主梁有2-5个轴承轮,轴承轮的轴向间距为90-110厘米。
主梁的长度与一次牵引单位相同,考虑到组合钢模板重量,主梁长度为2-5米。
还具有夹片,夹片用于固定组合钢模板的上拱支撑架和下拱支撑架。为了保证组合钢模板移动过程的安全,在组合钢模板移动时利用夹片将组合钢模板最下方的横梁和下拱支撑架进行提升并固定。
牵引梁通过螺栓固定于主梁上。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轻便灵巧。不仅适用圆拱形涵洞上部的组合钢模板的移动,也可适用于直线段的模板牵引,本实用新型可加快模板的安拆时间,极大节约成本,在工程建设当中显示出了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模板移动到位后千斤顶顶升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图3的正视图
图6为导向轮安装示意图
图7为轴承轮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航空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37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