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22277.8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草;常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微创元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16 | 分类号: | H01T4/16;H01T1/10;H01T1/22;H01T1/24;H01T4/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弧 陶瓷放电管 本实用新型 电弧熄灭 防雷装置 球形电极 多间隙 串接 盘形 大小一致性 上球形电极 下球形电极 放电间隙 放电稳定 架空线路 雷击动作 雷击浪涌 圆弧间隙 避雷器 大圆弧 雷电流 能力强 雷击 放电 避雷 工频 耐受 喷出 通流 小段 重燃 绝缘 首尾 拉长 交错 反击 概率 应用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涉及一种应用于10KV以上等级的架空线路的避雷器。本装置的结构是:由6‑10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串接组成灭弧间隙串,呈小段弧形;由6‑8个灭弧间隙串和5‑7个外间隙球形电极依次交错串接组成一大圆弧间隙串,在大圆弧间隙串首尾分别连接有主间隙球形电极的上球形电极和下球形电极。本实用新型将雷电流拉长拉细并喷出,使电弧熄灭,降低因雷击避雷线造成的反击概率;耐受雷击浪涌能力强,通流容量大,安全性高;放电间隙大小一致性好,冲击放电、工频放电稳定;结构简单,同时设置的多个外间隙,在装置雷击动作后能大大提高介质绝缘恢复速度,电弧熄灭后不重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10KV以上等级的架空线路的避雷器,尤其涉及一种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可防直击雷。
背景技术
雷电是影响输电线安全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占据线路故障跳闸的首位,是大气活动的自然过程,迄今还不可控制。雷击会造成过电压,可能对绝缘子、输电线造成损伤;引起绝缘子闪络放电。对此电力部门一般采用在架空线路加装线路防雷器来实现保护。目前架空线路上使用的线路避雷器主要有:氧化锌型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器和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氧化锌型避雷器易受潮、易老化、故障率高,且检修维护困难;保护间隙避雷器在雷击保护动作后不能灭弧,不能有效解决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断线事故;新型的多间隙避雷器多采用单一金属球形电极,金属球形电极经工频电弧多次烧蚀易融化变化造成间隙间的短接,且灭弧间隙串处于较封闭的空间,工频续流在过零熄弧后,介质绝缘不易恢复,电弧易重燃。同时结构复杂、生产困难,产品一致性差,工频放电、冲击放电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线路避雷器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的盘形多间隙灭弧防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装置包括主间隙球形电极、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外间隙球形电极、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由个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串接组成灭弧间隙串,呈小段弧形;
由6-8个灭弧间隙串和5-7个外间隙球形电极依次交错串接组成一大圆弧间隙,在大圆弧间隙首尾分别连接有主间隙球形电极的上球形电极和下球形电极;
在大圆弧间隙外均匀包裹有内绝缘层;
在内绝缘层外包裹有外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将雷电流拉长拉细并喷出,使电弧熄灭,避免相间短路故障的发生,降低因雷击避雷线造成的反击概率;
②耐受雷击浪涌能力强,通流容量大,安全性高;
③放电间隙大小一致性好,冲击放电、工频放电稳定;
④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批量生产;
⑤多个外间隙在工频续流过零熄灭后,能大大提高介质绝缘恢复的速度,使电弧不在重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间隙球形电极10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20的结构示意图。
10—主间隙球形电极,
11—上球形电极,12—下球形电极;
20—双半球T型陶瓷放电管;
21—T型陶瓷管,
211—半球形空腔和,212—空心圆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微创元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微创元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2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