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15511.4 | 申请日: | 2018-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0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元;陈志涛;温志刚;王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澄江县藕粉厂 |
主分类号: | B04C5/26 | 分类号: | B04C5/26;B04C5/00;C08B3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2500 云南省玉溪***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器本体 底座 凹孔 旋液分离装置 旋液分离器 多管式 凹座 凸耳 通槽 组装 淀粉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 固定螺栓 生产需求 外围处 支撑腿 侧端 外壁 对准 并用 | ||
1.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分离腔(11),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进料口(12),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顶端固定有顶盖(13),所述顶盖(13)的中部位置处设有顶流管(14),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底端设有底流管(15),所述分离器本体(1)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凹座(17),所述分离器本体(1)另一侧的外壁上固定有凸耳(18),所述凹座(17)的侧端开设有凹槽(171),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底凹孔(21),所述底座(2)的顶面上且位于所述底凹孔(21)的外围处开设有边凹孔(22),所述底座(2)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通槽(23),所述通槽(23)中均设置有底管(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上部呈圆柱形结构,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下部呈圆锥体结构,所述分离腔(11)的顶端为开放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2)的末端与所述分离器本体(1)紧密焊接,所述进料口(12)将外界与所述分离腔(11)相连通,所述顶盖(13)通过螺栓与所述分离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顶流管(14)与所述顶盖(13)紧密焊接且所述顶流管(14)的末端伸入所述分离腔(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1)的外表面上紧密焊接有若干呈环形等间距排布的支撑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71)的形状与所述凸耳(18)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凸耳(18)套接于所述凹槽(171)内,所述凹座(17)的侧面位置处开设有若干穿孔(1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18)的侧面位置处开设有过孔(181),所述过孔(181)与所述穿孔(172)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凹座(17)与所述凹座(17)通过固定螺栓(17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173)的末端依次从所述穿孔(172)和所述过孔(181)中穿过并最终从所述凹座(17)的另一侧的所述穿孔(172)中伸出,所述固定螺栓(173)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17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凹孔(21)为沉孔状并在所述底座(2)的顶面上呈均匀等间距排布,所述边凹孔(22)为沉孔状,所述边凹孔(22)与所述支撑腿(16)的数量相等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支撑腿(16)分别插入所述边凹孔(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管(24)的一端与所述底流管(15)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底管(24)的另一端从所述通槽(23)的槽口处伸出并安装有阀门开关(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澄江县藕粉厂,未经云南省澄江县藕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155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淀粉加工用多级多管式旋液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粮食清理筛上的十三筒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