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00863.2 | 申请日: | 2018-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慎;戚援;侯传伦;杜利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7/00 | 分类号: | B60B17/00;B60B3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陈岚 |
地址: | 213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车辆 弹性车轮 本实用新型 独立轮 螺栓连接孔 车轮内孔 联轴器 轮箍 轮心 定位联轴器 安装定位 车轴组件 减振元件 紧固连接 螺栓式 拆装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独立轮对和轨道车辆,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位于轮箍和轮心之间的减振元件,所述轮心上设置有车轮内孔以及多个第一螺栓连接孔;其中,所述车轮内孔用于定位联轴器,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用于与所述联轴器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其中,所述联轴器用于安装定位独立轮对的车轴组件的轴承。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弹性车轮的成本,并且弹性车轮容易拆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涉及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尤其涉及能够实现与车轴组件螺栓式紧固连接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包括该弹性车轮的独立轮对以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具有经济、环保、便捷等优点的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选择。由于传统地铁等轨道车辆大多采用刚性车轮,随着车辆运行速度变快以及轴重增加,车辆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越来越严重,对城市环境和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降低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弹性车轮是在车轮的轮箍与轮心之间嵌装减振橡胶等弹性减振材料,依靠橡胶材料的减振阻尼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轮轨噪声、缓和轮轨之间的冲击和振动。
弹性车轮的轮心上通常加工有轮轴安装孔,通过轮轴安装孔与包括轴承的车轴组件组装在一起,形成独立轮对具体地,弹性车轮的轮轴安装孔配合轴承与轴桥组装在一起;其中,独立轮对通过轴承传递作用力,可以实现将车轮沿轨道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轨道车辆的平移运动。弹性车轮的这种安装方式需要保证轮轴安装孔与轴承之间的高精度配合尺寸,因此,对轮轴安装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加工精度的等级至少要求达到六级(IT6),如果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的话,甚至要求加工精度的等级达到五级(IT5)。
另外,弹性车轮在使用过程中,例如在对独立轮对的检修维护过程中,也需要将弹性车轮从车轴组件上实施拆卸和/或安装的操作,存在拆卸困难、安装费劲,检修维护成本高,且容易使轮轴安装孔和轴承或轴桥表面产生划伤的风险,从而对轴承的寿命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相对车轴组件拆装容易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一目的是,降低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按照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包括轮箍、轮心、位于轮箍和轮心之间的减振元件,其中,所述轮心上设置有车轮内孔以及多个第一螺栓连接孔;其中,所述车轮内孔用于定位联轴器,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用于与所述联轴器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其中,所述联轴器用于安装定位独立轮对的车轴组件的轴承。
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用于与联轴器的第一端实现螺栓式紧固连接,并且所述联轴器的第二端穿过所述车轮内孔从而所述联轴器相对所述弹性车轮被定位。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轮心两侧上形成有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内凹的环形槽,多个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部轴向地贯穿所述轮心;
其中,所述联轴器的第一端的法兰凸缘在所述环形槽内与所述轮心紧固连接。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多个所述第一螺栓连接孔在所述轮心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车轮内孔的加工精度的等级大于或等于六级。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或以上任一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用弹性车轮,其中,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联轴器的内孔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00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